◎存思三洞法
常以旦思洞天,日中思洞地,夜半思洞渊,亦可日中顿思三真。存思之法:
次入室东向,叩齿三十二通,先瞑目,思素灵宫清微府中青气、赤气相沓郁郁来,下入兆身中泥丸上宫,便咽九气;次思兰台府中赤、黄二气相沓如先来,下入兆身脐下丹田绛宫中,便咽九气。咽三洞气毕,便仰祝曰:
天地混沌,渊源三精。元始结化,五气混生。变化玄元,灌注身形。服御流霞,升入紫庭。北帝落死,东华记名。洞达幽微,与帝合并。
毕,又叩齿九通,思元洞元明元曜延灵耀元君玄混,以阳霞硃明之符,授与我身;次思洞天生官,衣服讳字如上法,并从素灵宫清微府中下,以次入兆泥丸宫中。毕,仰祝曰:
洞天上元,监御九玄,总统三炁,混生丹田,披洞幽关,出入无间。魂魄宝耀,缠络华鲜,飞云降室,游宴紫天,齐保天地,长享亿年。
思洞天毕,转向南,思洞地洞真大荧惑星大洞元生太灵机皇君景化,以通明四洞九元之符,以授我身;次思洞地生官,衣服讳字如上法,并从素灵宫兰台府下,入兆身绛宫中。便仰祝曰:
洞地中元,总领飞仙,华冠宝耀,腰青建巾,授我灵符,通真致神,洞思幽微,受帝秘言,解胞散结,九孔朗然,七祖咸脱,上升南轩,云舆下降,白日升晨。
思洞地毕,转向北,思洞渊洞玄太白子留金城耀耀元精元导太仙君,讳浩田,以启通明天宝符,以授兆身;次思洞渊生官,衣服讳字如上法,并从素灵宫皇堂府下,入兆身脐下丹田宫中。便仰咒曰:
洞渊幽关,上参三元,玄气郁勃,飞霞紫云,流黄五色,华晨宝符,服御启明,与天长存,乘空驾灵,游宴玉晨,携堤景皇,结友真仙。
思洞渊毕,还东向,叩齿九通,咽气九过,三洞毕矣。子能行之,真神见形,玉女可使,玉童见灵,三元下降,以丹舆绿軿,来迎兆身,上升太清。惟在宝秘,慎勿轻传。
◎老君存思图十八篇并叙
师曰:修身济物,要在存思。存思不精,漫澜无感。感应由精,精必有见。见妙如图,识解超进,神气坚明,业行无倦,兼济可期,期于有证,证之显验,逆知吉凶,以善消恶。一切所观,观其妙色,色相为先,都境山林,城宫台殿,尊卑君臣,神仙次第,得道圣众,自然玉姿,英伟奇特,与我为俦,圆光如日,有炎如烟,週绕我体,如同金刚。文不尽意,犹待诀言,言妙罕传,文精希现。现传果验,劫载一人。一人明难,非为无果。勿谓不易,而息遵求。求之能笃,随渐升登。虽未具足,徵涉便到胜途,出俗居道。居道化俗,涅而不缁,故号居士,一曰道士。士,即事也。习事超伦,谓之大觉。觉者,取微昧图证验,得鸟之罗在其一目如左本文内所说形图画像元阙。
△存道宝第一
师曰:宝者,自然元一,无祖无先,常存无灭,济度无穷,应感为三,终始一也。不一由人,人有亿兆,心兆亿行,大品有三:上、中、下才,悟或迟速。速之与迟,必宗三宝:一曰道宝;二曰经宝;三曰师宝;师宝者,得道人,为我师也;经宝者,自然妙文,师所传也;道宝者,无形之形,即太上是。窅冥中精应感缘时成数,分形散体,不可思议。议而思之,得不可得。得不可得,竟何所得?得道真也。真也者,得之不死不生,生死应化,不损不劳,保此贵重,故号道宝。存思之时,皆应临目,常见太上在高座上,老子在左,元君在右;又见经在西方,师在东面;次见十天光仪、侍卫文武、伎乐各从方来,朝礼太上。先存见斋堂,为太玄都,玉京山七宝城宫台宝盖师子之座,座上莲花以为茵籍,床前师子蹲踞相向,香官伎乐参然罗列。
△存经宝第二
见道宝竟,仍存玄台之里,在于太上之西,有七宝庄严,光明帐座,座有玉案,案有宝经。绛销之巾,火铃之室,宛籍缊函,镇履经上。玉童玉女,侍卫香灯。三十六部,道德为宗。太玄侍官,其形如左。
△存师宝第三
见经宝竟,仍存玄台之里,在于太上之东,有七宝庄严,明光帐座,座上有玄中大法师,即是高上老君,妙相不可具图,应感变化无定。无定之定,定在心得;心得有由,由阶渐悟;悟发之初,先睹玉貌。素发玄冠,黄裳皁帔。凭几振拂,为物祛尘,凝神释滞,以正治邪。仙真侍侧,左右肃然,人天相交,其形如左。
△存十方天尊第四
见三尊竟,仍存十方天尊相随以次,同诣玄台,朝礼太上,严整威仪,为一切轨则。
北方,无极太上道德天尊服色黑,羽仪多玄;
东方,无极太上道德天尊服色青,羽仪多碧;
南方,无极太上道德天尊服色赤,羽仪多丹;
西方,无极太上道德天尊服色白,羽仪多素;
东北,方无极太上道德天尊服色青黑又多黄;
东南方,无极太上道德天尊服色青赤又多黄;
西南方,无极太上道德天尊服色赤白又多黄;
西北方,无极太上道德天尊服色白黑又多黄;
上方,无极太上道德天尊服色玄紫又多苍;
下方,无极太上道德天尊服色黄红又多绿。
右十人其形如左天尊云驾同到玉京,伞扇羽仪不可悉备,伎乐侍从亦回具陈。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耳。
△授《道德经》存三宫第五
授《道德经》,师北向,置经于案上,弟子伏左,师执经,弟子擎法,信师叩齿三十六通。心存三宫:泥丸上元宫也、绛宫中元宫也、丹田下元宫也。三一出千乘万骑,营卫于经,其形如左。
△朝朝于户外存四明等第六
朝朝于户外咒,存见四明功曹一人、通真使者一人、传言玉童二人、侍静玉女二人。
右六人其形如左。
凡神官位号,各以明义。虽皆道应感化不同,前后高卑,各随才识,识悟缘渐,故诸官互陈,或申通宣传,或侍卫开导,学者所求,各从其愿。三元妙气,气妙本一,一本居宗,三元化接,三之宗一,四主冥明。明之者知道;知道者见妙。见妙由明,资于神识。职有典掌,总名为曹,曹有绩效,皆名为功。功曹接导,开闇睹明,故曰四明。凡夫蒙愚,凭道乞照,修行法事,先关功曹,次及通真使者、玉童玉女,达道正神能致生气。生气即妙一之本,入身则延年不死,超三界之上,居三元宫中,正一合德,八方和明,功职所关,故号四上。右虎左龙,仁义严明,仁以辅善,义以止恶。恶消善积,由于知真,真无复杂,杂弗能变,故称素女。洁白靡污,夜暗无明,兼须童朗。上玄少女,演元始之气同。学者入黄宫之中,中极正宗,高尊所处。信诚感通,所启必允,黄房八窗,义依此例。
△夕入于户存四上等第七
夕入常于户外咒,存见四上功曹一人、龙虎使者二人、侍静素女一人、开明童子一人、上玄少女一人。
右六人其形如左。
△入堂存三师第八
入堂先思见经师;次思见籍师;次思见度师。
右三条各见所在之方也。
△存五脏五岳五星五帝金映五色圆光第九
存三师竟,次思见五脏、五岳、五星、五帝。
右四条备卫身中身中变化,无所不容。至于画图无由,备受之于外,标名方位得之,言前功拘迹致谬耳。
金映盖一体,体作五色,从肺后出,项有圆光如日象。
右三条在身中照明十方。
凡存思之时,皆闭目内视,人体多神,必以五脏为主。主各料其事,事各得其成,成正则一而不二,不二则隐显无邪,无邪则众如可见,见则与圣符同,同圣即可弘,积学自然感会,是以朝夕存思,不可懈怠。存者何也?敦也、轮也。思者何也?司也、嗣也。勿以轻躁失本,学以重厚得宗,得宗则轮转无滞,轮转无滞则存而不亡。不亡由于司察善恶,善恶在乎嗜欲偏颇。嗜欲偏颇者,爱憎回遑,往返生死,劳苦未停。未停之停,停善不著善之善,归宗未能至至宗。无者资于念,念相续继,念嗣存无,有入于无间,无为而无不为,号曰微妙玄通。和光挫锐,济度无穷,是故为学之基,以存思为首。存思之功,以五脏为盛。脏者何也?藏也。潜神隐智,不炫耀也。智显欲动,动欲日耀,耀之则败,隐之则成。光而不耀,智静神凝,除欲中净,如玉山内明,得斯时理,久视长生也。
第一见肺,红白色,七叶,四长三短,接喉咙下肺者何也?脑也、伐也。善恶之初,兆而未明,明则伐善,善废恶兴,伐人命根,根断不断,由于此藏。此藏藏魄。魄者何也?粕也、著也。人之炫耀,莫不关欲。欲著曰恶,恶如糟粕。愚俗滞之不识精本,今愿舍著存而见之,魄则肃然,不得为恶。恶急宜改,先存之火,与金合成则未分,其色红白,叶数纳言,取其和成德。德始于肺,终于脾。脾一又二,兼济也。兼济者,信也。
第二见心,如芙蕖未开,又似悬赤油囊,长三寸在前心者何也?深也,斟也。是非未辩,斟酌优量,败则灭身,成则得道,祸福之深,由于此藏。此藏藏神,神者何也?申也,真也。智慧之主,使屈能伸。存而见之,神则凝然,识定入真,不可深厚也。
第三见肝,苍紫色,五叶,三长二短,九寸,在心下肝者何也?干也、还也。悟恶气能改,决定无疑,行善建功,干事不怠,审正还宗,由于此藏。此藏藏魂,魂者何也?纷也,回也。纷纭俗海,回向道门。存而见之,魂则欣然欢进,勤立克隆,善业也。
第四见肾,苍色,如覆双漆杯,长五寸,侠肋两膂著脊肾者何也?紧也。津习善紧,紧不及慢,津润无穷,济度无极,通道祛俗,由于此藏。此藏藏精。精者何也?清也、灵也。动以徐清,化变无碍,神灵往还,提携空极。存而见之,精则澄然不散泄也。
第五见脾,黄苍色,长一尺二寸中有一尺,曲,扌翕太仓胃上脾者何也?裨也、移也。清凝潜润,补益一切,能安能移,而不匮既成,由于此藏。此藏藏志。志者何也?至也、异也。潜润密化顽鄙异人,存而见之,信验治志,则湛然至道乎。
△坐朝存思第十
坐朝者,端坐而修礼也。凡有公事私碍,或在非类之间,不得束躬,止当展敬,但自安坐,不使人知,香火非嫌乃可为之。人见致笑,亦不可阙,将护彼意,勿增他愆。初夕、向晓,依时修之,白日启请亦宜平坐。坐则如常,勿革形色,惟令异人,不能觉知,人觉而喜,乃可化之,觉而嗤鄙,訾毁正真,设其招殃,又坏子业。古之学道为己,今之学道为人。为人苟以悦人,不顾心非。为己者,存心是则不顾迹违,违亦申心。致感迷速,强欲伏众,有迹无心。非惟徒劳,乃更获罪。学真之士,各加思宜,宜贵会时,时贵善合,合而非善,此时勿会。会必兼济,济物及身,善善相得,舍恶升仙,乃谓为会。会恶致败,名滥殊若。出处所遭,遭时二病:一者滞心,二者执迹。执迹者,宜以心法化之;滞心者,宜以迹法引导。导迹弗偏,化心遣执,二病豁除,上圣之道就矣。凡行经山水,积日舟车,舟车之中,山水之际,步涉登陟,舍住相须,疲倦止息,皆依时存礼。隐显随宜,存思精审,自然忘劳,魔邪恶人,不敢挠近。当诵经行戒,以善兴居。兴居无善,破戒违经,虽复存礼,终不睹真,嫉鬼妒神,凶人恶物,更相冲犯,烦恼生灾,坐卧无宁。急存久行,行之检身,心存口诵,解了无疑,以定三业。三业既定,众灾自消,人鬼敬伏,拥护去来,出入动静,必保贞吉。凡行者,亦存《想尔注》,三业在《盟威经》后,凡存思者,急宜忆之,故标出如左。
上最三行:
行无为;行柔弱;行守雌,勿先动。
中最三行:
行无名;行清静;行诸善。
下最三行:
行无欲;行知止足;行推让。
一者不杀;二者不盗;三者不淫此三事,属身业。
一者不妄言;二者不绮语;三者不两舌;四者不恶口此四事,属口业。
一者不嫉妒。二者不?真恚。三者不邪疑此三事,属心业。
右九行三业、十事存念。惊恐人思相干,皆速思之,危即安也。
△卧朝存思第十一
卧之为法,勿正仰如尸,当侧傍检体,莫恣纵四肢。不可高枕,三寸许耳。香药为枕,无用恶木,冷漯秽臭冲犯泥丸,虽行途权假,常宜防之。卧起咒愿,善念存心,心存朝礼,时不可阙。阙碍公私,后皆忏悔也。
△朝出户存玉女第十二
玉女者,是自然妙气应感成形。形质明净,清皎如玉,隐而有润,显又无邪。学者存真,阶渐升进,进退在形,出入在道。道气玄妙,纤毫必应,应引以次,从卑至尊。故白日则玉女守宫;夕夜则少女通事,济度危难,登道场也。
△夕出户存少女第十三
夕出户咒曰:少女通灵学未升玄,不得无业,业有优劣,皆必须因,因精果妙,乃一其神。神而未一,由学未止,诣之以渐,引阴济阳。人生阳境,动静归阴,阴为道几,应感最妙。妙应之初,有兹少女,秉正治邪,和释隔戾,罚恶佑善,阴德济阳,显称玉明,其可坚贞。咒而存之,成真则速矣。
右一人其形如左。
△斋存云气兵马第十四
朝夕出入,存神礼师,志与朝仪同。凡行道时所存。清旦先思青云之气,匝满斋堂中,青龙、师子备守前后次思青气从师肝中出,如云之升,青龙、师子在青气中往覆,弟子家合宅大小之身、仙童、玉女、天仙、飞仙、日月星宿、五帝兵马九亿万骑、监斋直事、三界官属,罗列左右耳;正中思赤云之气,匝满斋堂,硃雀、凤凰悲鸣左右次思赤气从师心中出,如云之升,凤凰、硃雀在赤气中往覆,弟子家合宅大小之身、仙童、玉女、天仙、飞仙、日月星宿、五帝兵马九亿万骑、监斋直事、三界官属,罗列左右;日入思黄云之气,匝满斋堂,黄龙、黄驎备守四方次思黄气从师脾中出,如云之升,黄龙、黄驎在黄气之中往覆,弟子合家大小之身、仙童、玉女、天仙、地仙、飞仙、日月星宿、五帝兵马九亿万骑、监斋直事、三界官属,罗列左右。此三时行道,六时依如後科;人定思白云之气,匝满斋堂,白虎、骐驎备守内外次思白气从师肺中不须存骐驎,宜存白虎。若存珝,思白驎在白气中往覆,弟子合家大小之身仙童、玉女、兵马、日月、悉如前法。黄箓大斋三时,行道宜用日入。常斋三时,可取人定,人定而用日入存思。又六时更从青始,次赤週白,此皆失法,青、白别有,皆非五脏六腑之仪也。夜半思玄云之气,匝满斋堂,灵龟、珣蛇备守上下次思黑气从师肾中出,如云之升,灵龟、褷蛇在黑气中,仙童、玉女、日月兵马,悉如前法也;向晓思紫云之气,匝满斋堂,辟邪师子,备守隐显次思紫气从师胆中出,馀如前法。其形如左。
凡师思云气,各从方来。青云出上。见从其方稍出,渐成蓊郁,氤氲充溢堂宇。然后思己身中藏气又出,与云色采合气同,明净香洁,覆庇家门,宫城山水,小大毕週。神官灵兽,齐整参罗,前后左右,四方内外,上下隐显,六时转隆,神灵普遍也。
△上讲座存三色三一魂魄第十五
上讲时,先存三色;次存三一。行道有六时,上讲但三时,食后、上晡、人定。三时入斋堂,捻香礼三拜,巡回依坐。竟,有众者,法师以板击席,仍放板膝前,同临目握固,存头气青;两手气赤;两足气白,三气绕身。其形如左。
△初登高座先存礼三尊第十六
讲义及读经,先静,竟,登起向太上座,三过上香,却后数尺,礼三尊三拜。又仍存经师、籍师、度师,各礼一拜,合六拜,乃登高座,其形如左三尊者,道尊、经尊、真人尊。三尊通乎人身,人身欲与三尊同者,清斋、精思、礼拜、存之日一过,如此初下六拜,后重不须礼。一则二拜,叩搏愿念如法。赢者,心拜之。
△登高座侍卫第十七
登高座,安坐安坐者,大坐也,佥?板当心,鸣鼓三十通,咽液三十六过。临目见左青龙、右白虎、前硃雀、后玄武、足下八卦神龟、三十六师子伏前,头巾七星,五脏生五气,罗文覆身上。三一侍经,各千乘万骑,仙童玉女卫之。其形如左。
△万遍竟云驾至第十八
能读五千文万遍,太上云驾下迎。万遍毕,未去者,一月三读之,须云驾至便升仙。其形如左修行万遍之道,又存五云之星,转经之后,夜半至生气之时,饱服五牙之气,坐向月建之方,叩齿九通,咽液三十六过。临目存五星辰在头,岁在左肘,太白在右肘,荧惑在两膝间,镇在心中,久久乃止。行入常思不忘,千灾自然绝,万祸不能干。后当身上出水,身下出火,智慧六通,奄见五老,是五星精神,见之则变化自在,同升乎天也。
◎思修九宫法
守寸在两眉头入三分左黄阙紫户,右绛台青房,天庭宫左明堂上,雌宫,明堂宫两眉中却入一寸,是雄宫,极真宫左洞房宫上,雌宫,洞房宫两眉间却入二寸,是雄宫,玄丹宫在丹田泥丸宫上,雄宫,丹田泥丸宫两眉间却入三寸,是雄宫,太皇宫在流珠宫上,雌宫,流珠宫在泥丸宫后一寸,是雄宫,玉帝宫在流珠宫后一寸,是雌宫。
守寸紫户大神,名平静,字法王。青房大神,名正心,字初方。三呼其名字,祝曰:
紫户青房,有二大神,手把流铃,身生风云,侠卫真道,不听外前,使我思感,通利灵关,出入贞利,上登九门,即见九真,太上之尊。
明堂宫,左有明童真君,讳玄阳,字少青;右有明女真官,讳微音,字少元;中有明镜君;讳照精,字四明。三君共治明堂宫,并著绿锦衣,腰带四玉铃,口衔玉镜,镜铃并赤玉,并如婴兒之状。三呼三君名字,叩齿九通,则千妖伏息。
洞房宫,左有无英公子,右有白元君;中有黄老魂。三真共治洞房宫中。此飞真之道,在《金华经》中。
丹田泥丸宫,左上元赤子,名玄凝天,字三元先;右帝卿君,名肇勒精,字中玄生。二人共治丹田宫。此守三元真一,地真之要路,升空乘龙车之道也。
流珠宫,有流珠真神居之,又有日月中女子,名缠旋,字密真。别有《流珠经》,此太极公卿司命之道。
玉帝宫,有玉精神母居之,又有紫素、黄素、白素三素元君居之。上清神母姓廉,名衔,字荒彦;长九寸九分,著黄衣素灵之绶,头戴七称珠玉之髻,冠无极进贤冠,居无上之上,太极珠宫中七宫府,五灵乡,玄元里,下治兆身玉帝宫中。
天庭宫,有上清真女居之。真女姓厥,名回,字粥类。长六寸六分,著青宝神光锦绣霜罗九色之绶,头戴玉宝飞云之髻,冠玄黄进贤之冠,居无上之上,太上昆仑太幽宫中明堂府,九光乡,大化里,下治兆身天庭宫中。
极真宫,有太极帝妃居之。太极帝妃姓玄,名灵生,字伯元。长七寸七分,著玄罗五色凤文之绶,头戴七宝玄云之髻,冠无极进贤之冠,居无景之上,太清极玄宫中玉房府,三丹乡,丹元里,下治兆身极真宫中。
太皇宫,有太上君后居之。太上君后姓迁,名含孩,字合延生。长三寸三分,著七宝飞精玄光云锦霜罗九色之绶,头戴九玄玉精颓云之髻,冠玄黄无极三宝玉冠,居太清九玄之洞,无极真宫中丹精府,灵光乡,玄玄里,下治兆身太皇宫中。
四宫雌真一之道,高于雄真一。素灵所秘,是天元始生之阴,宫号帝妃也。叩齿十六通,祝曰:
太清阴神,号曰女灵。变景九玄,乘真隐冥。日吉天朗,告斋上清。心念目瞩,洞鉴神形。还守宫宅,玉华芳盈。五色变化,流黄紫青。运致飞霞,上造帝庭。毕,叩齿三十六过止。
玄丹宫,有中黄太一真君居之。太一真君厥讳规英,字化玄。貌如婴孩,坐在金床玉帐之中,著紫绿锦衣,腰带流火之铃,铃赤色,光声闻于十万里。左手把北斗七星之柄,右手把北辰之纲。乃存北极辰星,中有紫气满宫,溢出身外,身与紫气混合为一;又存日从天上下,入玄丹宫紫气中央;次存中黄太一真君,从北极紫气中下,入兆玄丹宫日中央坐,口吐紫气满玄丹宫中;又存己身,上入玄丹宫中,对中黄太一真君坐。因心起再拜膝前问道,求神仙长生之意,因存口吞紫气四十过。又存北斗七星,中有一赤气大如弦,下入己玄丹宫中;又存太一真君,与兆俱乘日入赤气道中,上诣北斗魁中,寝卧良久。行之十八年后,使玉童玉女。祝曰:
太上真皇中黄紫君,厥讳规英,字曰化玄。金床玉帐,紫绣锦裙,腰带火铃,斩邪灭奸。手把星晶,项生日真,正坐吐气,使我咽吞。与我共语,同晏玄丹,秬灌七魄,和柔三魂。神灵奉卫,使我飞仙。五脏自生,还白童颜。受书上清,司命帝官,所愿所欲,百福惟新。
头中诸真神,上治九天之上,下治头中泥丸。人身中百神,皆与天灵通同。久存呼之,则载人升天也其文在前。
帝君讳逢陵梵,字履昌灵,一名七灵,一名神丈人,居太极紫房中,为身中百神之主。帝君上治玉清天紫房宫,下治人头紫房宫中。太一名务猷收,字归会昌,一名鲜明,一名寄频。左无英公子,名玄充叔,字合符子,一名元素君,一名神公子洞房宫。右白元洞阳君,名郁灵标,字玄夷绝,一名硃精,一名启成在六合洞房宫。中央司命丈人君,名理明初,字玄度卿,一名神宗,一名灵华六合洞房宫。司命桃君,名孩道康,字合精延,一名命王,一名胞根六合洞房宫。帝君主变,太一主生,司命无英主精,白元主魂魄,桃康主神灵。人有五籍五符,禀之帝君,五神执之,各主其一,间关本命除死籍,上生名。常存五神,各捧一青玉案,上有我五符五籍。符长一寸,广五分;籍长五分,广一寸。存司命君左手把白玉简,右手执曾青笔,为我削除死录白简黑书,为我上生录白简青书。存符籍上有我州县、乡里、姓名、年如干,青文绿字,分明了了。五神各捧案、擎符籍,从六合宫中上入紫房宫中,对帝君前以呈帝君。帝君即命左玄一老子,名林虚夫;右三素老君牢张上;正一左仙人仲成子;正一右仙人曲文子,赉兆兆己符籍,上诣玉清太素、太上三元、上清高玄诸君、九天宫太素三元高玄并太上仙宫也。
◎思九宫五神法
九天九宫,中有九神,谓天皇九魂,变成九气,化为九神,各治一宫,故曰九宫。太清中有太素、太和;洞房中有明堂绛宫,是曰六府。上曰天府,下曰洞台。三五之号,其位不同。一曰太清之中,则三五帝君。二曰三一丹田,神又五者,符籍之神太一、公子白元、司命、桃君是也,合而名为三五。三五各有宫室,若三真各安在其宫,五神上见帝君,帝君左有元老丈人,右有玄一老君,此则无极之中、所谓九宫上一则真一也。九君所谓天之魂,自然成真子也,以为兆神者也。若兆知精存九君,深思三真,必能以兆一体週旋三五之中,反覆七九之里,使天帝之灵魂常治兆己,五神奉籍,週而复始,必将白日登度,何但不死而已哉!
◎存元成皇老法
以月二日,三日夜半安卧,闭目,存思太极中皇帝君,次思左有元成老子,衣青衣,冠五华白冠,左手持金液浆,右手持白幡,并在太极之中。有九名:一曰太清,二曰太极,三曰太微,四曰紫房,五曰玄台,六曰帝堂,七曰天府,八曰黄宫,九曰玉京玄都。要而言之,从人顶上直下一寸为太极宫,太极宫方一寸耳,在六合宫之上。六合太一之神居焉。从两眉间却入一寸为明堂;却入二寸为洞房;却入三寸为丹田。其明堂之北,洞房之南,两眉间之上一寸为六合宫,宫方一寸。存三真毕,又存我魂一人如我之状,上入太极宫。二老因授青芝金液浆见与,以次存食芝而饮浆,青芝似莲华,浆似美酒耳。饮食都毕已,乃再拜帝君之前,而言曰:今日清吉,帝君在庭,赐以神芝,金液玉浆,二老度籍,太一奉章,长生久视,寿命未央。又存帝君答曰:幸哉奉时,月二日、三日复来。毕,因以取服,名受帝之药。存思太极之时,皆当从两眉间入焉。两眉间为泥丸之玉门,名曰守寸黄阙紫房矣。
◎存帝君法
常以本命日,或正月一日,或以六戌日,正中时冠带入室,北向,再拜,咒曰:
高皇帝君,太上玉晨,皇天元老,无上大道,曾孙某甲,愿帝君长安兆身紫房宫中。其夜人定时,入密室正卧,冥目上向,存念北斗太极中央大明星,精耀正黄,光气来下在兆目前,引入口中,咽三十七过止。存使黄精和气,填满太仓、黄庭、中下丹田,下至阴室地户,週行匝体,悉令毕至。乃又念紫房宫中有五人,炊象成五帝,天皇帝君正在中央,太一来上当跪帝前,奉兆命籍、司命立后,除兆死录,存削去死录。死录,黑简白书也;生录,白简青书也。存见白玉之简,曾青之笔,司命进授此白简青笔于帝君,帝君伏南向而书之曰:某郡某乡里、其甲字、乞玉简记年,长生上玄,所向如愿,为真为仙,天下见者,皆曰真人。太一司命,保护甲身。永养日月,寿百万年。又心存籍简一枚,令长一寸,阔五分耳。思念书字,极令了了。又次存太一、公子、白元、司命、桃君五人,从六合宫上入紫房中,各奉书玉案,案上各有一符,符各有青绿色,以呈帝君。帝君以次取符,付向者共化之四帝。其一帝名曰凋梁际,字青平;其一帝名曰长来觉,字南和;其一帝名曰彰安辛,字西华;其一帝名曰保成曷,字北伐。存此四帝并共读五符,读五符毕,因授与兆。兆得符即跪帝君前,以次服之。毕,又存思四帝从虚空中上升三天,临去各告兆曰:子能常存我名字者,则辟万害,长生不死。我太上之子,三元之内真,度汝命籍,五符入形,故以永存天地,以致仙灵也。若春月则存青平帝,以青液之醴,盛以青玉碗一升见与,服之。服之毕,四帝俱上升天也。夏月存南和帝,四时仿此也。
◎存玄一老子法
又存帝君之左,有玄一老子,服紫衣,建龙冠;又存帝君之右,有三素老君,服锦衣,建虎冠。夫龙虎冠,象如世间远游冠,而有龙虎之文章也。玄一老子,名林虚夫,字灵时道;三素老君名牢张上,字神生道。二老并从,正一仙人在后,其左仙人仲成子,一名帝宾,字四华;其右仙人曲文子,一名光坚,字灵和。服色衣冠,亦如二老之状。
◎存司命法
又存司命,下至六合中,诣太一宫,司命合形太一。太一复上请帝君,度兆符籍。太一启帝君曰:符籍已度,司命合形,四帝赐醴,高上记生,乞得书名出录,以付二老君。于是帝君,忽于怀中出兆命籍,付左老子;又于怀中,出兆五符,付右老君。二老授符籍,而言于帝君曰:某甲生录已定,长存世上,帝符五行,上记太素宫。于是二老命二正一仙人仲成子、曲文子、赍某甲命籍、五符,上诣玉清、太素、太上、三元、上清、高玄诸君,九天宫宣令:帝度某甲生籍,使得神仙,号曰真贤。二老有命,皆使记焉。于是二人赍兆符籍,宣于九天,良久,都毕。又存司命、太一分形,各为一人,共游行太清,检御一体、百神上下既匝,各还其宫。名此为百神混合本命帝君大变之道。五帝定录之时,二老定生之会也。
《云笈七签》目录
1.《云笈七签》序
2.卷一 道德部
4.卷三 道教本始部
6.卷五 经教相承部
7.卷六 三洞经教部
10.卷九 三洞经教部·经释
11.卷十 三洞经教部·经一
12.卷十一 三洞经教部·经二
13.卷十二 三洞经教部·经三
14.卷十三 三洞经教部·经四
15.卷十四 三洞经教部·经五
16.卷十五 三洞经教部·经六
17.卷十六 三洞经教部·经七
18.卷十七 三洞经教部·经八
19.卷十八 三洞经教部·经九
20.卷十九 三洞经教部·经十
22.卷二十一 天地部一
24.卷二十三 日月星辰部一
25.卷二十四 日月星辰部二
26.卷二十五 日月星辰部三
27.卷二十六 十洲三岛部
28.卷二十七 洞天福地部
29.卷二十八 二十八治部
30.卷二十九 禀生受命部一
31.卷三十 禀生受命部二
32.卷三十一 禀生受命部三
33.卷三十二 杂修摄部一
34.卷三十三 杂修摄部二
35.卷三十四 杂修摄部三
36.卷三十五 杂修摄部四
37.卷三十六 杂修摄部五
38.卷三十七 斋戒部
39.卷三十八 说戒部一
40.卷三十九 说戒部二
41.卷四十 说戒部三
42.卷四十一 杂法部
43.卷四十二 存思部一
45.卷四十四 存思部三
46.卷四十五 秘要诀法部一
47.卷四十六 秘要诀法部二
48.卷四十七 秘要诀法部三
49.卷四十八 秘要诀法部四
51.卷五十 秘要诀法部六
52.卷五十一 秘要诀法部七
53.卷五十二 杂要图诀法部
54.卷五十三 杂秘要诀法部
55.卷五十四 魂神部一
56.卷五十五 魂神部二
57.卷五十六 诸家气法部一
58.卷五十七 诸家气法部二
59.卷五十八 诸家气法部三
60.卷五十九 诸家气法部四
61.卷六十 诸家气法部五
62.卷六十一 诸家气法部六
63.卷六十二 诸家气法部七
64.卷六十三 金丹部一
65.卷六十四 金丹部二
66.卷六十五 金丹部三
67.卷六十六 金丹部四
68.卷六十七 金丹部五
69.卷六十八 金丹部六
70.卷六十九 金丹部七
71.卷七十 金丹部八
72.卷七十一 金丹部九
73.卷七十二 金丹部十
74.卷七十三 金丹部十一
75.卷七十四 方药部一
76.卷七十五 方药部二
77.卷七十六 方药部三
78.卷七十七 方药部四
79.卷七十八 方药部五
80.卷七十九 符图部一
81.卷八十 符图部二
82.卷八十一 庚申部一
83.卷八十二 庚申部二
84.卷八十三 庚申部三
85.卷八十四 尸解部一
86.卷八十五 尸解部二
87.卷八十六 尸解部三
88.卷八十七 诸真要略部
89.卷八十八 仙籍旨诀部
90.卷八十九 诸真语论部
91.卷九十 七部语要部
92.卷九十一 七部名数要记部
97.卷九十六 赞颂部·赞颂歌
98.卷九十七 赞颂部·歌诗
99.卷九十八 赞颂部·诗赞辞
100.卷九十九 赞颂部·赞诗词
101.卷一百 纪传部·纪一
102.卷一百零一 纪传部·纪二
103.卷一百零二 纪传部·纪三
104.卷一百零三 纪传部·传一
105.卷一百零四 纪传部·传二
106.卷一百零五 纪传部·传三
107.卷一百零六 纪传部·传四
108.卷一百零七 纪传部·传五
109.卷一百零八 纪传部·传六
110.卷一百零九 纪传部·传七
111.卷一百一十 纪传部·传八
112.卷一百一十一 纪传部·传九
113.卷一百一十二 纪传部·传十
114.卷一百一十三上 纪传部·传十一
115.卷一百一十三下 纪传部·传十二
116.卷一百一十四 经传部·传十三
117.卷一百一十五 纪传部·传十四
118.卷一百一十六 纪传部·传十五
119.卷一百一十七 灵验部一
120.卷一百一十八 灵验部二
121.卷一百一十九 灵验部三
122.卷一百二十 灵验部四
123.卷一百二十一 灵验部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