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真人石精金光藏景录形经说
上宰总真西城王君,昔受之于紫阳公。施行道成后,以付弟子茅盈,以传南岳夫人,使授学道者当为真人。
◎释石精金光藏景录形法
夫石者,铁之质;精者,石之津;金者,剑之干;光者,刃之神。藏玄飚乱,景录四宝之形。挥割百魔,映彩五星,观焕七元,激烈火兵者矣。轩辕有桥山之葬,所以剑舄在焉;玉子有渤海之冢,剑鸣空椁;王乔有京陵之墓,而剑飞冲霄。斯实真验九玄,精应太虚,神方之灵,致威剑之妙化也。诸以剑尸解者,以剑代身,五百年之后,此剑皆自然还其处也。幽响无间,恍惚难寻,不可得言矣!不可得书矣!为之者,见之者,唯当应之于心耳。
轩辕自采首山铜以铸鼎,虎豹百禽为之视火参炉。鼎成而轩辕疾崩,葬桥山。五百年后山崩,空室无尸,唯宝剑赤舄在焉,一旦又失所在也。
一说云:黄帝丹成,乘龙上天,群臣攀慕,葬剑舄于桥山。后五百年山崩,空室唯剑,又失所在。玉子者,帝喾也,曾诣钟山,获《九化十变经》,以隐遁日月,游行星辰,后一旦疾崩,营冢在渤海山。夏中衰时,有发玉子墓者,室中无所有,唯见一剑在北寝上,自作龙鸣虎嗥,人遂无敢近者,后亦失所在也。既发墓时,亦当在五百年之间也。王子乔墓在京陵,战国时,复有发其墓者,唯见一剑在室,人适欲取视,而剑忽然飞入天中也。案神剑代身,五百年后剑自归其处,当是灵人使故,有崩发者,令剑得出,而上飞冲天乎!
◎尸解叙
夫尸解之道,如为小妙,既令希者情阻,闻者不及,以一死镇其路,亦无所复论。唯彭铿游山,凤纲市朝,四皓假首以素,八公变形万化,亦吾所不愿矣!自有方诸刻名,应得尸解之仙者,或禀受使然,或志行替败,或学寻浅狭,或情向颓住。此自希尚所及,正以分得之。非向所论诸君衍门子辈。既饱上药,而故为尸解者也。吾昔受先师尸解上方委化之道,虽不得获用,常所依依。今向尘埃四会,交兵激合,三官驱除,疾贤害道,言神仙者致疴,寻淫利者富贵,志道求生者,亦何为波波于风火之中,束带以入乎牢市者哉!今密出尸解之方,可各以传示弟子应得为真人者,用之潜遁,足以远凶恶;施之而逝,可以尽子孙之近恋;隐之而游,可以登名山也。若夫道数兼备,方术斯明,役使百鬼,招召众灵,坐在立亡,分气散形。虽处三军而飚锋不能兵,虽行凶危而灾疠弗能干,虽入市朝而百害不能生者,可无复施尸化之迁耳。夫此之解者,率多是不汲汲于龙轮乐,安栖于山林者矣!
◎又叙
《真诰》曰:吞琅玕之华而营丘墓者,衍门子、高丘子、洪崖先生是也。衍门子墓在渔阳潞县,高丘子墓在河中闻喜县,洪崖先生墓在武威姑臧县,此三郡并云上古死人之空冢也。而不知高丘子尸解入六景山后,服金液之水,又受琅玕华丹于中山,复托死乃入玄洲,受书为中岳真人。衍门子今在蒙山大洞黄金之庭,受书为中元仙卿。洪崖先生今为青城真人也。漱龙胎而决死,饮琼浆而叩棺者,王西城及赵伯玄、刘子先是也。服金丹而告终者,臧延甫、张子房、墨翟子是也。挹九转而尸臭,服刀圭而虫流者,司马季主,宁仲君、燕昭王、王子晋是也。夫尸解托死者,正欲断以死生之情,示民有终始之限耳!岂肯腐骸太阴,以肉饷蝼蚁者哉。直欲遏违世之夫,塞兆民之源望也。
◎造剑尸解法
真人用宝剑以尸解者,蝉化之上品也。当自斋戒百日,乃使锻人,用七月有庚申日,八月有辛酉日,作精利剑。使长三尺九寸,广一寸四分,厚三分半,以杪九寸为左右刃处,其柄任长短,取适也,头可安录环也,唯使长三尺九寸耳。
录钚者,镂刻剑钚也。钚左右面刻之作刃字,面有九刃字也。钚背上刻作己字,作九已字也。深刻之,字刻皆从刀背而下,顺刃也,顺钚而刻之也。
诸刻处,欲得以金银厕填之,益分明佳也。剑身中有刻象在后,钚中央复有坚起如小半钚者,名之曰伏基。内钚刻左面为日字,刻右面为月字。先又圆刻日月之外为郭也。所谓伏日月之光。基五百年还,出以挥五岳,入以藏无间,下以制九阴,上以承玄冥,卫足以逐邪魔,威足以鉴七精,仰以映录五气,俯以代身化形矣。欲知剑之左右内外,以剑正指南,使剑背在上,使剑刃在下也。于是乃以东面为右,西面为左,东为内面,西为外面,所谓回巅黄赤,纵到五行,步斗含阴,斩电割风者也。斗谓七星,阴谓六丁之神也。剑杪九寸,有两刃处,并刻两刃中,脊上内外面各作三丁字,从两刃头始作丁字,分以三寸为一丁字,字顺向剑杪。
此剑恒置所卧床上枕栉被褥之间,使常不离身,以自卫也。既足以逐辟邪魔,又可以照映五形尔。乃神药题之,即得遁景潜冥矣。此剑尺度长短,广狭厚薄,刻镂文字,乃太极四真人灵剑之模范也。或谓曰分景,或曰挥神刀,但当论铤质有利钝耳。上人皆陶昆吾之石,冶西流之金,铸而作之,准其成范也。此之上质,非世人所得。但取精铁,按而作之,亦足以流景逸真,隐灵化形。药既陈矣,将不待西吾之质,乃成其妙也。凡铁亦皆可用也,所存在于范质而已。夫虎狼恶兽,闻麟唱而窜穴,百鸟群游,听凤鸣而绝响。麟角岂锐于虎狼之爪牙哉?凤声岂猛于雕鹗之玃乎?所贵在于灵音神气,道妙发焕,德为群物之轨,真为至空之柄,足以镇万精之眩惑,威千凶之用矣。奚必须昆吾之金、割玉之铤耶?王子乔剑乃凡下之铁耳,黄帝今所带剑,是桥山中尸解剑也。若是者,复非西昆之流金也。
◎尸解次弟事迹法度
若欲且遁潜名山,栖身高岫,或欲随时观化,逍遥林泽;或欲断兒子之情,令始终道毕,外割亲悲,内遏希尚,不愿真官隐浪自足者,当修剑尸解之道,以曲晨飞精,书剑左右面,先逆自托疾,然后当抱剑而卧。又以津和飞精作丸如大豆,于是吞之。又津和作一丸如小豆,以口含,缘拭之于剑钚,密呼剑名字,祝曰:“良非子干,今以曲晨飞精相哺,以汝代身,使形无泄露,我当潜隐,汝暂入墓,五百年后,来寻我路。今请别矣,慎勿相误,上登太极,言功八素。”祝毕,因闭目咽气九十息,毕,开目忽见太一以天马来迎于寝卧之前,于是上马,顾见所抱剑已变成我之死尸在彼中也。临时当易著太一迎服,留故衣巾以覆剑也。乃乘马蹑虚,任意所适。或可改名易姓,还反故乡,无所忌难矣。剑成死尸,与真不异,又有臭气,又乃生虫。既剑入棺,即复剑形,不复为尸形也。天马者,吉光腾黄之兽也。太极真人命太一使者赍马执控,并迎以宝衣,恍惚而来,不知所以然也。马去之时,虽众医侍疾,子孙满侧,而我易服束剑,流景变迹,徒相卫比肩对目,而不觉我之云为也。所谓化遁三辰,巅徊日精,呼吸万变,非复故形者也。宝衣,无缝衣也。剑字,子干,名良非。若未用剑之时,眠卧常祝呼剑名字曰:“良非子干,神金挥灵。使役百精,令我长生。万邪不害,天地相倾。”当密祝于剑钚之中。上马时,以藏景录形灵丸二枚著剑青囊中,结空囊口,著被中,良久,已复变成向者囊中剑也。二三年间,乃忽然自失之耳。此曲晨飞精,一名七阳日精之华,盖琅玕之并例矣。此丹复能流遁散形,分景藏毫,四海不能容其体,粟米固能缠其外者也。隐回七度,昏蔽三光,实其妙矣!其用他药得尸解,非是用灵丸之化者,皆不得返故乡。返故乡则为三官执之也。有死而更生者,有头断已死,乃从一旁出者,有死毕未殓而失尸骸者,有人形犹存而无复骨者,有衣在而形去者,有发脱而失形者。白日去谓之上尸解,夜半去谓之下尸解,向晓暮之际而去者谓之地下主者。此皆迹兆不灭,为人所疑,虽获隐遁,令世志未厌,又不得返旋故乡,游栖靡定,深所恨,恨意在于此。此自是《太清尸解之法》,那得比太极之化遁乎?高卑绝轨,良有由也。
◎太极真人诫
太极真人诫:夫传受此,虽年多者,所谓道初起耳。上古之世平,当全其限;中古世衰,渐可半之;下古世乱,三分之一乃可传授。不但此法而已,长生大道亦然。若必是其人,亦复不限。下古,谓金马之世也。事在《太极真人诫》中。
◎尸解神杖法
《赤书玉诀》云:当取灵山阳向之竹,令长七尺,有节,作神杖,使上下通直,甘竹乃佳。书《黑帝符》,著下第二节中。《白帝符》,第三节中。次《黄帝符》,第四节中。次《赤帝符》,第五节中。次《青帝符》,第六节中。空上一节,以通天;空下一节,以立地。蜡封上节,穿中印以《元始之章》。又蜡封下节,穿中而印以《五帝之章》。绛文作韬,长短大小足容杖,卧息坐起,常以自随。行来可脱杖衣,隐以出入,每当别著净处。以杖指天,天神设礼;以杖指地,地祗伺迎;以杖指东北,万鬼束形。乘杖行来,及所施用,当叩齿三十六通,思五帝直符吏各一人,衣随方色,有五色之光流焕杖上,五帝玉女各一人合共卫杖左右,微祝曰:
太阳之山,元始上精。开天张地,甘竹通灵。直符守吏,部御神兵。五色流焕,硃火金铃。辅翼上真,出入幽冥。召天天恭,摄地地迎。指鬼鬼灭,妖魔束形。灵符神杖,威制百方。与我俱灭,与我俱生。万劫之后,以代我形。影为吾解,神升上清。承符告命,靡不敬听。”毕,引五方炁各五咽,合二十五咽止。行此道九年,精谨不慢,神真见形,杖则载人空行。若欲尸解,杖则代形。倏欻之间,已成真人。朝拜以本命八节日,当烧香左右,朝拜此杖,则神灵感降,道则成矣。
◎水解凡三人
△辛玄子
辛玄子,字延期,陇西定谷人。好道行,度秦川长梁溺死。西王母酆都北帝愍之,敕三官摄取骸还魄,复得成人,度命南宫。今正差领东海,侯补禁元中郎将,为吴越鬼神之司。
△段季正
《道迹灵仙记》云:代郡段季正,隐士也。晚从司马季主学道,渡秦川,溺水而死,盖水解也。今在委羽山中。
△王进贤
王进贤者,琅玕王衍之女也。遭石勒略,共侍女名六出赴黄河,自誓不受辱,即投河中。时遇嵩山女仙韩西华出游,见而愍焉,抚接二人,救而度之,外示沉没,内实密济矣。西华即将入嵩高山,授以道要,今在华阳易迁宫中矣。六出本姓田,渔阳人,浚仪令田讽孙也。年可二十二三,体貌端正,善有志节,故能与进贤同赴于河。又田讽曾有阴德行善,福及六出,故亦得仙也。
《云笈七签》目录
1.《云笈七签》序
2.卷一 道德部
4.卷三 道教本始部
6.卷五 经教相承部
7.卷六 三洞经教部
10.卷九 三洞经教部·经释
11.卷十 三洞经教部·经一
12.卷十一 三洞经教部·经二
13.卷十二 三洞经教部·经三
14.卷十三 三洞经教部·经四
15.卷十四 三洞经教部·经五
16.卷十五 三洞经教部·经六
17.卷十六 三洞经教部·经七
18.卷十七 三洞经教部·经八
19.卷十八 三洞经教部·经九
20.卷十九 三洞经教部·经十
22.卷二十一 天地部一
24.卷二十三 日月星辰部一
25.卷二十四 日月星辰部二
26.卷二十五 日月星辰部三
27.卷二十六 十洲三岛部
28.卷二十七 洞天福地部
29.卷二十八 二十八治部
30.卷二十九 禀生受命部一
31.卷三十 禀生受命部二
32.卷三十一 禀生受命部三
33.卷三十二 杂修摄部一
34.卷三十三 杂修摄部二
35.卷三十四 杂修摄部三
36.卷三十五 杂修摄部四
37.卷三十六 杂修摄部五
38.卷三十七 斋戒部
39.卷三十八 说戒部一
40.卷三十九 说戒部二
41.卷四十 说戒部三
42.卷四十一 杂法部
43.卷四十二 存思部一
45.卷四十四 存思部三
46.卷四十五 秘要诀法部一
47.卷四十六 秘要诀法部二
48.卷四十七 秘要诀法部三
49.卷四十八 秘要诀法部四
51.卷五十 秘要诀法部六
52.卷五十一 秘要诀法部七
53.卷五十二 杂要图诀法部
54.卷五十三 杂秘要诀法部
55.卷五十四 魂神部一
56.卷五十五 魂神部二
57.卷五十六 诸家气法部一
58.卷五十七 诸家气法部二
59.卷五十八 诸家气法部三
60.卷五十九 诸家气法部四
61.卷六十 诸家气法部五
62.卷六十一 诸家气法部六
63.卷六十二 诸家气法部七
64.卷六十三 金丹部一
65.卷六十四 金丹部二
66.卷六十五 金丹部三
67.卷六十六 金丹部四
68.卷六十七 金丹部五
69.卷六十八 金丹部六
70.卷六十九 金丹部七
71.卷七十 金丹部八
72.卷七十一 金丹部九
73.卷七十二 金丹部十
74.卷七十三 金丹部十一
75.卷七十四 方药部一
76.卷七十五 方药部二
77.卷七十六 方药部三
78.卷七十七 方药部四
79.卷七十八 方药部五
80.卷七十九 符图部一
81.卷八十 符图部二
82.卷八十一 庚申部一
83.卷八十二 庚申部二
84.卷八十三 庚申部三
85.卷八十四 尸解部一
86.卷八十五 尸解部二
87.卷八十六 尸解部三
88.卷八十七 诸真要略部
89.卷八十八 仙籍旨诀部
90.卷八十九 诸真语论部
91.卷九十 七部语要部
92.卷九十一 七部名数要记部
97.卷九十六 赞颂部·赞颂歌
98.卷九十七 赞颂部·歌诗
99.卷九十八 赞颂部·诗赞辞
100.卷九十九 赞颂部·赞诗词
101.卷一百 纪传部·纪一
102.卷一百零一 纪传部·纪二
103.卷一百零二 纪传部·纪三
104.卷一百零三 纪传部·传一
105.卷一百零四 纪传部·传二
106.卷一百零五 纪传部·传三
107.卷一百零六 纪传部·传四
108.卷一百零七 纪传部·传五
109.卷一百零八 纪传部·传六
110.卷一百零九 纪传部·传七
111.卷一百一十 纪传部·传八
112.卷一百一十一 纪传部·传九
113.卷一百一十二 纪传部·传十
114.卷一百一十三上 纪传部·传十一
115.卷一百一十三下 纪传部·传十二
116.卷一百一十四 经传部·传十三
117.卷一百一十五 纪传部·传十四
118.卷一百一十六 纪传部·传十五
119.卷一百一十七 灵验部一
120.卷一百一十八 灵验部二
121.卷一百一十九 灵验部三
122.卷一百二十 灵验部四
123.卷一百二十一 灵验部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