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课开经玄蕴咒
云篆太虚,浩劫之初;乍遐乍迩,或沉或浮;五方徘徊,一丈之馀;天真皇人,按笔乃书;以演洞章,次书灵符;元始下降,真文诞敷;昭昭其有,冥冥其无;沉痾能自痊,尘劳溺可扶;幽冥将有赖,由是升仙都。
晚课开经玄蕴咒
寂寂至无宗,虚峙劫仞阿,豁落洞玄文,谁测此幽遐,一入大乘路,孰计年劫多,不生亦不灭,欲生因莲花,超凌三界途,慈心解世罗,真人无上德,世世为仙家。
经文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於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著之者,不名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即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但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仙人葛翁曰:吾得真道,曾诵此经万遍。此经是天人所习,不传下士。吾昔受之于东华帝君,东华帝君受之于金阙帝君,金阙帝君受子于西王母。西王母皆口口相传,不记文字。吾今于世,书而录之。上士悟之,升为天官;中士修之,南宫列仙;下士得之,在世长年。游行三界,升入金门。
左玄真人曰:学道之士,持诵此经,即得十天善神,拥护其身。然后玉符保神,金液炼形。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正一真人曰:人家有此经,悟解之者,灾障不干,众圣护门。神升上界,朝拜高尊。功满德就,相感帝君。诵持不退,身腾紫云。
道教经典书籍大全【2018年最新整理】
1.《西升经》
2.《大乘妙林经》
3.《上清大洞真经》
5.《通玄真经》
6.《云笈七签》
8.《道枢》
9.《老子八十一化》
10.《关尹子》
11.《易经》
12.《中和集》
13.《坐忘论》
14.《太上感应篇》
15.《重阳立教十五论》
16.《悟真篇》
17.《周易参同契》
18.《重阳立教十五论》
19.《修真辩难》
20.《历世真仙体道通鉴》
21.《道德经》
22.《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23.《高上玉皇心印妙经》
24.《黄帝内经素问》
25.《黄帝内经灵枢》
26.《周易参同契》
27.《悟真篇》
28.《抱朴子》
29.《吕祖金华宗旨阐幽问答》
30.《敲爻歌》
31.《慧命经》
35.《高上玉皇本行集经》
36.《太上老君內观经》
37.玄门日诵早坛功课经
38.玄门日诵晚坛功课经
39.《太上老君说了心经》
40.《仙佛合宗语录》
41.《丘祖秘传大丹直指》
42.《化书》
43.《道德会元》
44.《诸真宝诰》
45.《玉皇经》
46.《太平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