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俗大全 > 道教 > 道家经典 > 庄子集释

《庄子集释》庄子集释卷八上

杂篇庚桑楚第二十三【一】


【一】【释文】以人名篇。本或作庚桑楚。◎卢文弨曰:今书有楚字。


老聃之役有康桑楚者,偏得老聃之道【一】,以北居畏垒之山,其臣之画然知者去之,其妾之挈然仁者远之【二】;拥肿之与居【三】,鞅掌之为使【四】。居三年,畏垒大壤。畏垒之民相与言曰:「庚桑子之始来,吾洒然异之【五】。今吾日计之而不足,岁计之而有馀,【六】。庶几其圣人乎!子胡不相与尸而祝之,社而稷之乎?」【七】


【一】【疏】姓庚桑,名楚,老君之弟子,盖隐者也。役,门人之称;古人事师,供其驱使,不惮艰危,故称役也。而老君大圣,弟子极多,门人之中,庚桑楚最胜,故称偏得也。


【释文】《老聃之役》司马云:役,学徒弟子也。广雅云:役,使也。《庚桑楚》司马云:楚,名;庚桑,姓也。太史公书作亢桑。◎庆藩案史记老庄列传索隐引司马云:庚桑楚,人姓名。与释文小异。◎俞越曰:列子仲尼篇老聃之弟子有亢仓子者。张湛注音庚桑。贾逵姓氏英览云:吴邵有庚桑姓,称为七族。然则庚桑子吴人欤?《偏得》向音篇。


【二】【注】画然,饰知;挈然,矜仁。


【疏】畏垒,山名,在鲁国。臣,僕隶,妾,接也;言人以仁智为臣妾,庚桑子悉弃仁智以接事君子也。楚既幽人,寄居山数,情敦素朴,心鄙浮华;山旁士女,竞为臣妾,故画然(舒)〔饰〕(一)智自明炫者,斥而去之;(絜)〔挈〕然矜仁苟异于物者,令其疏远。


【释文】《畏》本或作{山畏},又作猥,同。乌罪反,向于鬼反。《垒》崔本作纍,同。力罪反,向良裴反。李云:畏垒,山名也。或云在鲁,又云在梁州。《画然》音获。《知者》音智。注同。《挈然》本又作契,同。苦计反。向云:知也。又苦结反。广雅云:提也。《远之》于万反。司马云:言人以仁智为臣妾,庚桑悉弃仁智也。


【三】【注】拥肿,朴也。


【释文】《拥》于勇反。《肿》章勇反。本亦作踵。


【四】【注】鞅掌,自得。


【疏】拥肿鞅掌,皆淳朴自得之貌也。斥弃仁智,淡然归实,故淳素之(亡)〔士〕(二)与其同居,率性之人供其驱使。


【释文】《鞅掌》于丈反,郭云:拥肿,朴也;鞅掌,自得也。崔云:拥肿,无知貌;鞅掌。不仁意,向云:二句,朴纍之谓,司马云:皆丑貌也。


【五】【注】异其弃知而任愚。


【释文】《大壤》而掌反。本亦作穰。崔本同,又如羊反。广雅云:丰也。◎卢文弨曰:案列子天瑞篇亦以壤同穰。《洒然》素殄反,又悉礼反。崔李云:惊貌。向苏(俱)〔很〕(三)反。


【六】【注】夫与四时俱者无近功。


【疏】大穰,丰也。洒,微惊貌也。居住三年,山中大熟,畏垒百姓佥共私道云:庚桑子初来,我微惊异。今我日计,利益不足称;以岁计(至)〔之〕,功其有馀。盖贤圣之人,与四时合度,无近功故(目)〔日〕计不足,有远德故岁计有馀。三岁一闰,天道小成,故居三年而畏垒大穰。


【释文】《日计之而不足》向云:无旦夕小利也。《岁计之而有馀》向云:顺时而大穰也。


【七】【疏】庶,慕也。几,近也。尸,主也。庚桑大贤之士,慕近圣人之德,何不相与尊而为君,主南面之事,为立社稷,建其宗庙,祝祭依礼,岂不善邪!


【校】(一)饰字依注文改。(二)士字依刘文典补正本改。(三)很字依韵会改,世德堂本误〈彳良〉。


庚桑子闻之,南面而不释然。弟子异之【一】。庚桑子曰:「弟子何异于予?夫春气发而百草生,正得秋而万宝成。夫春与秋,岂无得而然哉?天道已行矣。【二】吾闻至人,尸居环堵之室,而百姓猖狂不知所如往【三】。今以畏垒之细民而窃窃焉欲俎豆予于贤人之间,我其杓之人邪【四】!吾是以不释于老聃之言【五】。」


【一】【疏】忽闻畏垒之人立为南面之主,既乖无为之道,故释然不悦。门人未明斯趣,是以怪而异之也。


【二】【注】夫春秋生(气)〔成〕(一),皆得自然之道,故不为也。


【疏】夫春生秋实,阴阳之恒;夏长冬藏,物之常事。故春秋岂有心施于万实,而天然之道已自行焉,故忘其生有之德也。实亦有作宝字者,言二仪以万物为宝,故逢秋而成就也。


【释文】《正得秋而万宝成》天地以万物为宝,至秋而成也。元嘉本作万实。◎俞越曰:得字疑衍,原文盖作正秋而万宝成。易说卦,兑正秋也。万物之所说也,疏:正秋而万物皆说成也。即本此文,是其证。得字盖涉下句夫春与秋岂无得而然哉,因而误衍。春气发而百草生,正秋而万宝成,文义已足,不必加得字与上句相俪偶。《大道已行矣》本或作天道(二)。


【三】【注】直自往耳,非由知也。


【疏】四面环各一堵,谓之环堵也,所谓方丈室也。如死尸之寂泊,故言尸居。


【释文】《环》如字。广雅云:圆也。《堵》丁鲁反。司马云:一丈曰堵。环堵者,面各一丈,言小也。


【四】【注】不欲为物标杓。


【疏】窃窃,平章偶语也。俎,切肉之几;豆,盛脯之具;皆礼器也。夫群龙无首,先圣格言;蒙德养恬,后贤轨辙。今细碎百姓,偶语平章,方欲礼我为贤,尊我为主,便是物之标杓,岂曰栖隐者乎!


【释文】《俎豆》侧吕反。崔云:俎豆,食我于众人间。《杓》郭音的,又匹么反,又音弔。广雅云:树末也。郭云:为物之标杓也。王云:斯由己为人淮的也。向云:马氏作魡,音的。《标》必遥反,一音必小反。


【五】【注】聃云,功成事遂,而百姓皆谓我自尔,今畏垒反此,故不释然。


【疏】老君云:功成弗居,长而不宰。楚既虔禀师训,畏垒反此,故不释然。


【校】(一)成字依世德堂本改。(二)今本作天道。


弟子曰:「不然。夫寻常之沟,巨鱼无所还其体,而鲵鰌为之制;步仞之丘陵,巨兽无所隐其躯,而{薛女}狐为之祥【一】。且夫尊贤授能,先善与利,自古尧舜以然,而况畏垒之民乎!夫子亦听矣【二】!」


【一】【注】弟子谓大人必有丰禄也。


【疏】八尺曰寻,倍寻曰常。六尺曰步,七尺曰仞。鲵,小鱼而有脚,此非鲲大鱼也。制,擅也。夫寻常小犊,岂鲲鲸之所周旋!而鲵鰌小鱼,反以为美;步仞丘陵,非大兽之所藏隐,而妖{薛女}之狐,用之为吉祥。故知巨兽必隐深山,大人应须厚禄也。


【释文】《寻常之沟》八尺曰寻,倍寻曰常。寻常之沟,则周礼血会之广深也。血广深八尺;会广二寻,深二仞也。《所还》音旋,回也。崔本作逮。《鲵》五兮反。《鰌》音秋。《为之制》广雅云:制,折也。谓小鱼得曲折也。王云:制,谓擅之也,鲵鰌专制于小沟也。◎庆藩案释文云,制,折也。小鱼得曲折也。折与制,本古通用字。书吕刑制以刑,墨子引作折则刑;论语颜渊篇片言可以折狱者,鲁论语作制狱;即其证也。《步仞之丘陵》六尺为步,七尺曰仞,广一步,高一仞也。孔安国云:八尺曰仞。小尔雅云:四尺曰仞。◎家世父曰:水者,鱼之所归也;丘陵者,兽之所归也。寻常之沟,步仞之丘陵,亦必有归之者,为有所庇赖也。德愈大,则归之者愈众。郭象引巨鱼巨兽为喻,而云大人必有丰禄,误。《{薛女}》鱼竭反。《狐为之祥》李云:祥,怪也。狐狸憙为妖{薛女}。言各有宜,宜不失则大人有丰禄也。王云:野狐依之作妖祥也。崔云:蛊狐以小丘为善也。祥,善也。


【二】【疏】尊贵贤人,擢授能者,有善先用,与其利禄。尧舜圣人,尚且如是,况畏垒百姓,敢异前修!夫子通人,幸听从也!


庚桑子曰:「小子来!夫函车之兽,介而离山,则不免于罔罟之患;吞舟之鱼,砀而失水,则蚁能苦之。故鸟兽不厌高,鱼鳖不厌深。【一】夫全其形生之人,藏其身也,不厌深眇而已矣【二】。


【一】【注】去利远害乃全。


【疏】其兽极大,口能含车,孤介离山,则不免网罗为其患害。吞舟之鱼,其质不小,波荡失水,蚁能害之。故鸟兽高山,鱼鳖深水,岂好异哉?盖全身远害,鱼鸟尚尔,而况人乎!


【释文】《函》音含。《车之兽》李云:兽大如车也。一云:大容车。《介而》音戒。广雅云:独也。又古黠反。一本作分,谓分张也。元嘉本同。◎俞越曰:方言:兽无偶曰介。一本作分,非。◎庆藩案介,释文〔一本〕作分。分与离相属为义,则作分者是也。古书介本作分,分俗作{八勹},二形相似,故传写多讹。穀梁庄三十年传,燕周子分子,释文:分,本或作介。周礼大宗伯注稚取其首介而死,释文:介,或作分。春秋繁露立元神篇介障险阻,介讹作分。淮南谬称篇祸之生也分分,王念孙以为介介。则介又误为分,皆其证也。《离山》力智反。下、注同。《吞舟》敕恩反,又音天。《砀而失水》徒浪反,谓砀溢而失水也。崔本作去水陆居也。《则蚁》鱼绮反。《苦之》如字。向云,马氏作最,又作穷。


【二】【注】若婴身于利禄,则粗而浅。


【疏】眇,远也。夫栖遁之人,全形养生者,故当远迹尘俗,深就山泉,若婴于利禄,则粗而浅也。


【释文】《深眇》弥小反。《则粗》七奴反。后皆同。


【校】(一)一本二字依释文补。


且夫二子者,又何足以称扬哉【一】!是其于辩也,将妄凿垣牆而殖蓬蒿也【二】。简髮而栉,数米而炊【三】,窃窃乎又何足以济世哉【四】!举贤则民相轧【五】,任吞则民相盗【六】。之数物者,不足以厚民。民之于利甚勤,子有杀父,臣有杀君,正昼为盗,日中穴阫【七】。吾语女,大乱之本,必生于尧舜之间,其末存乎千世之后。千世之后,其必有人与人相食者也【八】!」


【一】【注】二子,谓尧舜。


【疏】二子,谓尧舜也。唐虞圣迹,乱人之本,故何足称邪!


【释文】《二子者》向崔郭皆云:尧舜也。


【二】【注】将令后世妄行穿凿而殖秽乱也。


【疏】将令后世妄行穿凿而殖秽乱。辩别也。物性之外,别立尧舜之风,以教迹令人放傚者,犹如凿破好垣牆,种殖蓬蒿之草以为蕃屏者也。


【释文】《蓬》蒲空反。《将令》力呈反。


【三】【注】理锥刀之末也。


【疏】譬如择简毛髮,梳以为髢,格量米数,炊以供餐,利益盖微,为损更甚。


【释文】《而扻》庄笔反。又作栉,亦作楖,皆同。郭音节,徐侧冀反。◎卢文弨曰:今书作栉。◎王引之曰:释文扻庄笔反,又作栉,亦作楖,皆同。郭音节,徐侧冀反。按玉篇:扻,苦敢切,打扻也。不得音庄笔反,又音节。扻当为〈扌次〉,即玉篇{次手}字,隶书转写手旁于左耳。玉篇:{次手},七咨切,拏也。此借为栉髮之栉,故音庄笔反,又音节。凡从次声之字,可读为即,又可读为节。说文:茨,以土增大道上,从土,次声;〔堲〕(一),古文茨,从土,即声。引虞书朕堲谗说殄行。玉篇音才资才即二切。说文:〈木咨〉,欂栌也,从木咨声。(咨,从口,次声),即是山节藻税之节。康诰勿庸以次女封,荀子致士篇引此,次作即。皆其例也。〈扌次〉为栉髮之栉,当读入声,而其字以次为声,则亦可读去声,故徐貌音侧冀反。《数米》色主反。《而炊》昌垂反。向云:理于小利也。


【四】【注】混然一之,无所治为乃济。


【疏】祖述尧舜,私议窃窃,此盖小道,何足救世!


【释文】《窃窃》如字。司马云:细语也。一云:计校之貌。崔本作察察。


【五】【注】将戾拂其性以待其所尚。


【释文】《轧》乌黠反,向音乙。《戾拂》符弗反。


【六】【注】真不足而以知继之,则伪矣,伪以求生,非盗如何!


【疏】轧,伤也。夫举贤授能,任知先善,则争为欺侮,盗诈百端,趋竞路开,故更相害也。


【释文】《任知》音智。注同。


【七】【注】无所复顾。


【疏】数物者,谓举贤任知等也。此教浮薄,不足令百姓淳厚也。而苍生贪利之心,甚自殷勤,私情怨忿,遂生篡弑,谋危社稷,正昼为盗,攻城穿壁,日中穴阫也。


【释文】《有杀》音试。本又作弑。下同。《穴阫》普回反。向音裴,云:阫,牆也。言无所畏忌。◎庆藩案阫与培同。淮南子齐俗篇凿培而遁之,高诱注曰:培,屋后牆也(齐俗篇则必有穿窬拊键抽箕踰僃之(女)〔姦〕(二)。僃亦与培同,故高注曰:僃,后垣也。)吕氏春秋听言篇亦作培,汉书杨雄传作坏,音稍异而义同。


【八】【注】尧舜遗其迹,饰伪播其后,以致斯弊。


【疏】唐虞揖让之风,会成篡逆之乱。乱之根本,起自尧舜,千载之后,其弊不绝,黄巾赤眉,则是相食也。


【释文】《吾语》鱼据反。《女》音汝。后皆放此。


【校】(一)堲字依说文补。(二)姦字依淮南子原文改。


南荣趎蹴然正坐曰:「若趎之年者已长矣,将恶乎託业以及此言邪【一】?」


【一】【疏】姓南荣,名趎,庚桑弟子也。蹴然,惊悚貌。南荣既闻斯义,心生慕仰,于是惊惧正容,勤诚请益云:「趎年老,精神暗昧,凭託何学,方逮斯言?」


【释文】《南荣趎》昌于反,向音畴,一音绍俱反,徐直俱反,又敕俱反,又处由反。李云:庚桑弟子也。汉书古今人表作南荣畴。或作俦,又作寿。淮南作南荣畴,云:欶蹻趹步,百舍不休。亦作畴。◎卢文弨曰:案今淮南脩务训作畴。旧欶蹻讹敕蟜,今据本书改正。高诱注:欶,犹箸。蹻,履;趹,趣也。欶,所角切。蹻,其略切。趹音决。箸即著,直略切。趣,犹趋。今淮南或无步,字脱也。《蹴然》子六反。《已长》丁丈反。《将恶》音乌。


庚桑子曰:「全汝形【一】,抱汝生【二】,无使汝思虑营营。若此三年,则可以及此言矣【三】。」


【一】【注】守其分也。


【释文】《其分》扶问反。后以意求之。


【二】【注】无揽乎其生之外也。◎俞越曰:释名释姿容曰:抱,保也,相亲保也。是抱与保义通。抱汝生,即保汝生。郭注曰无揽乎其生之外也,犹泥抱字为说,未达假借之旨。


【三】【疏】不逐物境,全形者也;守其分内,抱生者也。既正分全生,神凝形逸,故不复役知思虑,营营狥生也。三年虚静,方可及乎斯言。此庚桑教南荣之词也。


【释文】《思虑》息吏反。下同。


南荣趎曰:「目之与形,吾不知其异也,而盲者不能自见;耳之与形,吾不知其异也,而聋者不能自闻;心之与形,吾不知其异也,而狂者不能自得。【一】形之与形亦辟矣【二】,而物或间之邪,欲相求而不能相得【三】?今谓趎曰:『全汝形,抱汝生,勿使汝思虑营营。』趎勉闻道达耳矣【四】!」


【一】【注】目与目,耳与耳,心与心,其形相似而所能不同,苟有不同,则不可强相法效也。


【疏】夫盲聋之士,与凡常之人耳目无异,而盲者不见色,聋者不闻声;风狂之人,与不狂之者形貌相似,而狂人失性,不能自得。南荣举此三(谕)〔喻〕以况一身,不解至道之言与彼盲聋何别,故内篇云,非唯形骸有聋盲,夫智亦有之也。


【释文】《可强》其丈反。下章可强同。


【二】【注】未有闭之。


【释文】《亦辟》婢亦反,开也。崔云:相著也。音必亦反。◎家世父曰:郭象注形之与形亦辟矣,未有闭之。释文:辟,婢亦反,开也。是假辟为闢。郑康成礼记大学注:辟,犹喻也。说文言部:譬,喻也。坊记辟则防与,中庸辟如行远,辟如登高,辟〔譬〕皆相通。辟,譬喻也,言形之与形亦易喻也。郭象注误。汉书鲍永传言之者足戒,闻之者未譬,章怀太子注:譬,犹晓也。晓然于形与形之同。晓亦喻也。


【三】【注】两形虽开,而不能相得,将有间也。


【疏】闢,开也。间,别也。夫盲与不盲,二形孔窍俱开;见与不见,于物遂有间别。而盲聋求于闻见,终不可得也,亦犹南荣求于解悟,无由致之。


【释文】《或间》间厕之间。注同。


【四】【注】早闻形隔,故难化也。


【疏】全形抱生,已如前释。重述所(閒)〔闻〕,以彰问旨。


【释文】《勉闻道》崔向云:勉,强也。本或作〈足免〉。《达耳矣》崔向云:仅达于耳,未彻入于心也。


庚桑子曰:「辞尽矣。曰(一)奔蜂不能化藿蠋,越鸡不能伏鹄卵,鲁鸡固能矣【一】。鸡之与鸡,其德非不同也,有能与不能者,其才固有巨小也。今吾才小,不足以化子。子胡不南见老子!【二】」


【一】【疏】奔蜂,细腰土蜂也。藿,豆也。蠋者,豆中大青虫。越鸡,荆鸡也。鲁鸡,今之蜀鸡也。奔蜂细腰,能化桑虫为己子,而不能化藿蠋。越鸡小,不能伏鹄卵;蜀鸡大,必能之也。言我才劣,未能化大,所说辞情,理尽于此也。


【释文】《奔蜂》孚恭反。司马云:奔蜂,小蜂也。一云土蜂。《藿蠋》音蜀。司马云:豆藿中大青虫也。《越鸡》司马向云,小鸡也。或云:荆鸡也。《能伏》扶又反。《鹄》本亦作鹤,同。户各反,一音户沃反。《卵》力管反。《鲁鸡》向云:大鸡也,今蜀鸡也。◎庆藩案太平御览九百十八引司马云:越鸡,小鸡也。鲁鸡,大鸡,今蜀鸡也。视释文所引微异。


【二】【疏】夫鸡有五德:头戴冠,礼也;足有距,义也;得食相呼,仁也;知时,智也;见敌能距,勇也。而鲁越虽异,五德则同,所以有能与不能者,才有大小也。我类越鸡,才小不能化子,子何不南行往师,以谒老君!


【校】(一)阙误引江南古藏本及李张二本曰字俱作□。


南荣趎赢粮,七日七夜至老子之所【一】。


【一】【疏】赢,裹也,担也。慕圣情殷,昼夜不息,终乎七日,方见老君也。


【释文】《赢粮》音盈。案方言:赢,儋也,齐楚陈宋之间谓之赢。一音果。◎卢文弨曰:音果字或有作臝者。


老子曰:「子自楚之所来乎?」南荣趎曰:「唯【一】。」


【一】【疏】自,从也。问云:汝从桑楚处来?南荣趎曰:唯,直敬应之声也。答云如是。


【释文】《曰唯》惟癸反。


老子曰:「子何与人偕来之众也【一】?」南荣趎惧然顾其后【二】。


【一】【注】挟三言而来故。


【疏】偕,俱也。老子圣人,照机如镜,未忘仁义,故刺以偕来。理挟三言,故讥之言众也。


【释文】《挟三》音协。


【二】【疏】惧然,惊貌也。未达老子之言,忽闻众来之说,顾眄其后,恐有多人也。


【释文】《惧然】向纪俱反。本又作戄,音同,又况缚反。◎庆藩案惧然,即瞿然也,盖惊貌。其正字作(


)。说文:()(九遇切),举目惊()然也。()正字,瞿惧皆借字。礼檀弓惧然失席,作瞿。史记孟子传王公大人初见其术,惧然顾化,汉书惠纪赞闻叔孙通之谏则惧然,皆其证。


老子曰:「子不知吾所谓乎【一】?」


【一】【疏】谓者,言意也。我言偕来,讥汝挟三言而来。汝视其后,是不知吾谓也。


南荣趎俯而惭,仰而歎曰:「今者吾忘吾答,因失吾问。」【一】


【一】【疏】俯,低头也。自知暗眛,不达圣言,于是俯首羞惭,仰天歎息,神魂恍惚,情彩章惶。岂直丧其形容,亦乃失其咨问。


【释文】《因失吾问》元嘉本问作闻。◎庆藩案问,犹闻也。问闻古通用。论语公冶长篇闻一知十,〔释文:〕(一)闻,本或作问。荀子尧问篇不闻即物少至,杨京曰:闻,或作问。


【校】(一)释文二字依文义补。


老子曰:「何谓也【一】?」


【一】【疏】问其所言有何意谓。


南荣趎曰:「不知乎?人谓我朱愚。知乎?反愁我躯。【一】不仁则害人,仁则反愁我身;不义则伤彼,义则反愁我己。我安逃此而可?此三言者,趎之所患也,愿因楚而问之。【二】」


【一】【疏】朱愚,犹专愚,无知之貌也。若使混吨尘俗,则有愚痴之名;若(也)〔使〕(一)运智人间,更致危身之祸。祸败在己,故云愁躯也。◎家世父曰:左传襄公四年朱儒,杜预注:短小曰朱儒。朱愚者,智术短小之谓。


【二】【疏】仁者,兼爱之迹;义者,成物之功;并是先圣蘧庐,非所以全身远害者也。故不仁不义,则伤物害人;行义行仁,则乖真背道。未知若为处心,免兹患害。寄此三言,因桑楚以为媒,愿留听于下问。


【校】(一)使字依上句改。


老子曰:「向吾见若眉睫之间,吾因以得汝矣,今汝又言而信之【一】。若规规然若丧父母,揭竿而求诸海也。女亡人哉,惘惘乎!【二】汝欲反汝情性而无由入,可怜哉【三】!」


【一】【疏】吾昔观汝形貌,巳得汝心。今子所陈,(毕)〔果〕挟三术。以子之言,于是信验。


【释文】《向吾》本又作嚮,同。《眉睫》音接。释名云:目毛也。


【二】【疏】规规,细碎之谓也。汝用心细碎,怀兹三术,犹如童稚小儿,丧失父母也;似儋揭竿木,寻求大海,欲测深底,其可得乎!汝是亡真失道之人,亦是溺丧逃亡之子,芒昧何所归依也!


【释文】《规规》李云:失神貌。一云:细小貌。《若丧》息浪反。注同。《揭》其列其谒二反。《竿》音干。《而求诸海也》向云:言以短小之物,欲测深大之域也。《女亡人哉》崔云:丧亡性情之人也。


【三】【疏】荣趎践于圣迹,溺于仁义,纵欲还原反本,复归于实(生)〔性〕真情,疮疣已成,无由可入,大圣运慈,深可哀(慜)〔愍〕也。


南荣趎请入就舍,召其所好,去其所恶,十日自愁,复见老子。【一】


【一】【疏】既失所问,情识芒然,于是退就家中,思惟旬日,徵求所好之道德,除遣所恶之仁义。未能契道,是以悲愁,庶其请益,仍见老子。


【释文】《所好》呼报反。《去其》起吕反。《所恶》乌路反。注同。《复见》扶又反。


老子曰:「汝自洒濯,熟(一)哉鬱鬱乎!然而其中津津乎犹有恶也【一】。夫外韄者不可繁而捉,将内健;内韄者不可缪而捉,将外健【二】。外内韄者,道德不能持,而况放道而行者乎【三】!」


【一】【疏】归家一旬,遣除五德,涤盪秽累精熟。以吾观汝气,鬱鬱乎平,虽复加功,津津尚漏,以此而验,恶犹未尽也。


【释文】《洒濯》大角反。《鬱鬱》崔云:孰洒貌。《津津》如字。崔本作律律,云恶貌。《犹有恶也》李云:恶计未尽也。


【二】【注】健,关健也。耳目,外也;心术,内也。夫全形抱生,莫若忘其心术,遗其耳目。若乃声色韄于外,则心术塞于内;欲恶韄于内,则耳目丧于外;固必无得无失而后为通也。


【疏】韄者,繫缚之名。健者,关闭之目。繁者,急也。缪者,殷勤也。言人外用耳目而为声色(也)所韄者,则心神闭塞于内也;若内用心智而为欲恶所牵者,则耳目闭塞于外也;此内外相感,必然之符。假令用心禁制,急手捉持,殷勤绸缪,亦无由得也。夫唯精神定于内,耳目静于外者,方合全生之道。


【释文】《外擭》向音霍。崔云:恢廓也。又如字。本亦作韄,音获,又乙虢反,又乌貌反,又音羁。李云:缚也。三苍云:佩刀靶韦也。◎卢文弨曰:今书作韄。《而捉》徐侧角反。崔作促,云:迫促也。《内健》郭其辇反,徐其偃反。关也。向云:闭也。又音蹇。下同。《缪》莫侯反,又音稠,结也。崔向云,绸缪也。◎俞越曰:郭于此无注,而注下文曰,虽繁手以执之,绸缪以持之,弗能止也。则训繁为繁手,殆不可通矣。繁疑{敫纟}字之误。{敫纟},俗作缴。汉书司马相如传名家苛察缴绕,如淳曰:缴绕,犹缠绕也。此以{敫纟}而捉缪而捉并言,{敫纟},谓{敫纟}绕,缪,谓绸缪。广雅释估{敫纟}与绸缪并训缠,是其义一也。{敫纟}繁形似,因而致误耳。◎家世父曰:说文:韄,佩刀丝也。徐锴曰:丝,其繫系也。三苍云:佩刀靶韦。是韄者,缚繫之意。外韄者,制其耳目;耳目之司,纷纭繁变,不可捉搤,则内健其心以息耳目之机。内韄者,制其心;而心缪绕百出,亦不可捉搤也,则外健其耳目以绝心之缘。内外俱韄,冥冥焉相与两忘,无有倚著,道德不能入而为主,又何津津有恶之存哉!郭象云,声〔色〕(二)韄于外,则心术塞于内;欲恶韄于内,则耳目丧于外;偏韄且不可,况内外俱韄乎!似非庄子本意。


【三】【注】偏韄(由)〔犹〕不可,况外内俱韄乎!将耳目眩惑于外,而心术流荡于内,虽繁手以执之,绸缪以持之,弗能止也。


【疏】偏执滞边,已乖生分,况内外韄溺,为惑更深。纵有怀道抱德之士,尚不能扶持,况放散玄道而专行此惑,欲希禁止可得乎!


【释文】《放道》如字。向方往反,云:依也。


【校】(一)世德堂本作孰。(二)色字依注文补。


南荣趎曰:「里人有病,里人问之,病者能言其病,然其病(一),病者犹未病也【一】。若趎之闻大道,譬犹饮药以加病也【二】,趎愿闻卫生之经而已矣【三】。」


【一】【疏】闾里有病,邻里问之,病人能自说其病状者,此人虽病,犹未困重而可疗也。亦犹南荣虽愚,能自陈过状,庶可教也。


【二】【疏】夫药以疗疾,疾癒而药消;教以机悟,机悟而教息。苟其本不病,药复不消,教资不忘,机又不悟,不(谓)〔犹〕(二)饮药以加其病!


【释文】《加病》如字。元嘉本作知病。崔本作驾,云:加也。


【三】【疏】经,常也。已,止也。夫圣教多端,学门匪一,今〔之〕所(谓)〔请〕,卫(请)〔护〕全生,心之所存,止在于此,如蒙指诲,辄奉为常。


【释文】《卫生》李云:防卫其生,令合道也。


【校】(一)高山寺本无然其病三字。(二)犹字依正文改。


老子曰:「卫生之经,能抱一乎【一】?能勿失乎【二】?能无卜筮而知吉凶乎【三】?能止乎【四】?能已乎【五】?能舍诸人而求诸己乎【六】?能翛然乎【七】?能侗然乎【八】?能儿子乎【九】?儿子终日嗥而嗌不嘎,和之至也【一○】;终日握而手不掜,共其德也【一一】;终日视而目不瞚,偏不在外也【一二】。行不知所之【一三】,居不知所为【一四】,与物委蛇【一五】,而同其波。【一六】是卫生之经已【一七】。」


【一】【注】不离其性。


【疏】守真不二也。


【二】【注】还自得也。


【疏】自得其性也。


【三】【注】当则吉,过则凶,无所卜也。


【疏】履道则吉,徇物则凶,斯理必然,岂用卜筮!◎王念孙曰:吉凶当为凶吉。一失吉为韵,止已己为韵。管子心术篇能专乎?能一乎?能无卜筮而知凶吉乎?是其证。(内业篇凶吉亦误为吉凶,唯心术篇不误。)


【释文】《当则》丁浪反。后放此。


【四】【注】止于分也。


【疏】不逐分外。


【五】【注】无追故迹。


【疏】已过不追。


【六】【注】全我而不效彼。


【疏】诸,于也。捨弃效彼之心,追求己身之道。


【释文】《能舍》音捨。下同。


【七】【注】无停迹也。


【疏】往来无系止。


【释文】《翛》音萧。徐始六反,又音育。崔本作随,云:顺也。


【八】【注】无节碍也。


【疏】顺物无心也。


【释文】《〈彳同〉》本又作侗,大董反,又音恸。向敕动反,云:直而无累之谓。三苍云:(壳)〔慤〕直貌。崔同。字林云:大也。◎卢文弨曰:今书作侗。《碍也》五代反。


【九】【疏】同于赤子也。


【一○】【注】任声之自出,不由于喜怒。


【疏】嗌,喉塞也。嘎,声破。任气出声,心无喜怒,故终日嗁号,不破不塞,淳和之守,遂至于斯。


【释文】《嗥》户羔反。本又作号,音同。《而嗌》音益。崔云:喉也。司马云:咽也。李音厄,谓噎也。一本作而不嗌。案如李音,有不字。《不嘎》于迈反。本又作嚘,徐音忧。司马云:楚人谓嗁极无声为嘎。崔本作喝,云:哑也。◎俞越曰:释文,嘎本作嚘,徐音忧,当从之。老子终日号而不嘎,傅奕本作〈忧欠〉,即嚘之异文也。扬子太玄经夷次三日柔,婴儿于号,三日不嚘,二宋陆王本皆如是。盖以嚘与柔为韵,可知扬子所见老庄皆作嚘也。


【一一】【注】任手之自握,非独得也。


【疏】掜,拘寄,〔而不〕劳倦者,为其淳和与玄道至德同也。


【释文】《终日握》李云:卷手曰握。《不掜》五礼反,向音艺。崔云:寄也。广雅云:捉也。◎俞越曰:说文无掜字。角部:觬,角觬曲也。疑即此掜字。以角言则从角,以手言则从手,变觬为掜,字之所以孳乳浸多也。终日握而手不掜,谓手不拳曲也。崔云:掜,寄也。殊非其义。◎家世父曰:释文引崔云,掜,寄也。广雅云:掜,捉也。今案扬雄太玄玄掜云:玄之赞词,或以气,或以类,或以事之骩卒。掜,拟也。雄意假掜为拟。说文:拟,度也。言无有淮拟揣度。说文:共,同也。授之物握之,夺之物亦握之,不待淮量以为握也,其德同也,《共其》如字。崔云:一也。


【一二】【注】任目之自见,非系于色也。


【疏】瞚,动也。任眼之视,视不动目,不偏滞于外尘也。


【释文】《不瞚》字又作瞬,同。音舜,动也。本或作瞑,莫经反。《偏不》徐音篇。


【一三】【注】任足之自行,无所趣。


【疏】之,往也。泛若不繫之舟,故虽行而无所的诣也。


【一四】【注】纵体而自任也。


【疏】恬淡无为,寂寞之至。


【一五】【注】斯顺之也。


【疏】接物无心,委曲随顺。


【释文】《委》于危反。《蛇》以支反。


【一六】【注】物波亦波。


【疏】和光混迹,同其波流。


【一七】【疏】总指已前,结成〔其〕义也。


南荣趎曰:「然则是至人之德已乎【一】?」


【一】【注】若(一)能自改而用此言,便欲自谓至人之德。


【疏】如前所说卫生之经,依而行之,合于玄道。至人之德,止此可乎?


【校】(一)赵谏议本无若字及便欲自三字。


曰:「非也。是乃所谓冰解冻释者,能乎?【一】夫至人者,相与交食乎地而交乐乎天【二】,不以人物利害相撄,不相与为怪,不相与为谋,不相与为事【三】,翛然而往,侗然而来。是谓卫生之经已。【四】」


【一】【注】能乎,明非自尔。


【疏】南荣拘束仁义,其日固久,今闻圣教,方解卫生。譬彼冬冰,逢兹春日,执滞之心,于斯释散。此因学致悟,非率自然。能乎,明非真也。此则老子答趎之辞也。


【释文】《冰解》音蟹。


【二】【注】自无其心,皆与物共。


【疏】夫至人无情,随物兴感,故能同苍生之食地,共群品而乐天。交,共也。


【释文】《交食》崔云:交,俱也。李云:共也。《交乐》音洛。◎俞越曰:郭注曰,自〔无〕其(无)(一)心,皆与物共。释文引崔云,交,俱也。李云,共也。是皆未解交字之义。徐无鬼篇曰,吾与之邀乐于天,吾与之邀食于地。与此文异义同。交即邀也,古字只作徼。文二年左传寡君愿徼福于周公鲁公。此云邀食乎地,邀乐乎天,语意正相似。作邀者后出字,作交者假借字。诗桑扈篇彼交匪傲,汉书五行志作匪缴匪傲,即其例矣。


【三】【疏】撄,扰乱也。夫至人虚心顺世,与物同波,故能息怪异于群生,绝谋谟于黎首。既不以事为事,何利害之能扰乎!


【释文】《相撄》于营反,徐又音婴。广雅云:乱也。崔云:犹贯也。


【四】【疏】重举前文,结成其义。


【校】(一)无其二字依正文改。


曰:「然则是至乎【一】?」


【一】【注】谓己便可得此言而至耶。


【疏】谓闻此言,可以造极。南荣不敏,重问老君。


曰:「未也。吾固告汝曰:『能儿子乎?【一】』儿子动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身若藁木之枝而心若死灰【二】。若是者,祸亦不至,福亦不来。祸福无有,恶有人灾也!【三】」


【一】【注】非以此言为不至也,但能闻而学者,非自至耳。苟不自至,则虽闻至言,适可以为经,胡可得至哉!故学者不至,至者不学也。


【疏】夫云能者,奖劝之辞也。此言虽至,犹是筌蹏,既曰告汝,则因禀学。然学者不至,至者不学,在筌异鱼,故曰未也。此是老子重答南荣。


【二】【疏】虚冲凝淡,寂寞无情,同藁木而不荣,类死灰而忘照。身心既其双遣,何行动之可知乎!卫生之要也。


【释文】《若藁》苦老反。


【三】【注】祸福生于失得,人灾由于爱恶。今藁木死灰,无情之至,则爱恶失得无自而来。


【疏】夫祸福生乎得丧,人灾起乎美恶。今既形同藁木,心若死灰,得丧两忘,美恶双遣,尚无冥昧之责,何人灾之有乎!


【释文】《恶有》音乌。《爱恶》乌路反。下同。


宇泰定者,发乎天光【一】。发乎天光者,人见其人【二】,〔物见其物。〕(一)人有脩者,乃今有恒【三】;有恒者,人舍之,天助之【四】。人之所舍,谓之天民;天之所助,谓之天子【五】。


【一】【注】夫德宇泰然而定,则其所发者天光耳,非人耀。


【疏】夫身者神之舍,故以至人为道德之器宇也。且德宇安泰而静定者,其发心照物,由乎自然之智光。


【释文】《宇泰定》王云:宇,器宇也,谓器宇閒泰则静定也。◎家世父曰:虚室生白,吉祥止止,人心自兆其端倪而天光发焉,自然而不可掩也,脩其自然而机应之。人各自脩也,各自见也,故曰人见其人。


【二】【注】天光自发,则人见其人,物见其物,物各自见而不见彼,所以泰然而定也。


【疏】凡庸之人,不能测圣,但见群于众庶,不知天光遐照也。


【三】【注】人而脩人,则自得矣,所以常泰。


【疏】恒,常也。理虽绝学,道亦资求,故有真脩之人,能会凝常之道也。


【四】【注】常泰,故能反居我宅而自然(二)获助也。


【疏】体常之人,动以吉会,为苍生之所舍止,皇天之所福助,不亦宜乎!


【五】【注】出则天子,处则天民,此二者俱以泰然而自得之,非为而得之也。


【疏】出则君后,处则逸人,皆以临道体常,故致斯功者也。


【校】(一)物见其物四字依阙误引张君房本及注文补。(二)赵谏议本无自然二字。


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行者,行其所不能行也;辩者,辩其所不能辩也【一】。知止乎其所不能知,至矣【二】;若有不即是者,天钧败之【三】。


【一】【注】凡所能者,虽行非为,虽习非学,虽言非辩。


【疏】夫为于分内者,虽为也不为,故虽学不学,虽行不行,虽辩不辩,岂复为于分外,学所不能耶!


【释文】《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言人皆欲学其所不能知,凡所能者,故是能于所能。夫能于所能者,则虽习非习也。


【二】【注】所不能知,不可疆知,故止斯至(一)。


【疏】率其所能,止于分内,所不能者,不疆知之,此临学之至妙。


【三】【注】意虽欲为,为者必败,理终不能。


【疏】若有心分外,即不以分内为是者,斯败自然之性者也。


【释文】《败之》补迈反。或作则。元嘉本作则。


【校】(一)世德堂本有也字。


备物以将形【一】,藏不虞以生心【二】,敬中以达彼【三】,若是而万恶至者,皆天也【四】,而非人也【五】,不足以滑成【六】,不可内于灵台【七】。灵台者有持【八】,而不知其所持【九】,而不可持者也【一○】。


【一】【注】因其自备而顺其成形。


【疏】将,顺也。夫造化洪鑪,物皆备足,但顺成形,于理问学。


【释文】《备物以将形》备,具也。将,顺也。


【二】【注】心自生耳,非虞而出之。虞者,亿度之谓。


【疏】夫至人无情,物感斯应,包藏圣智,遇物生心,终不预谋所为虞度者也。


【释文】《亿度》待洛反。


【三】【注】理自达彼耳,非慢中而敬外。


【疏】中,内智也。彼,外境也。敬重神智,不敢轻染,智既凝寂,境自虚通。


【四】【注】天理自有穷通。


【五】【注】有为而致恶者乃是人。


【疏】若文王之拘羑里,孔子之困匡人,智非不明也,人非不圣也,而遭斯万恶穷否者,盖由天时运命耳,岂人之所为哉!


【六】【注】安之若命,故其成不滑。


【疏】滑,乱也。体道会真,安时达命,纵遭万恶,不足以乱于大成之心。


【释文】《以滑》音骨。


【七】【注】灵台者,心也,清畅,故忧患不能入。


【疏】内,入也。 灵台,心也。妙体空静,故世物不能入其灵台也。


【释文】《灵台》郭云:心也。案谓心有灵智能住持也。许慎云:人心以上,气所往来也。◎俞越曰:不可上当有万恶二字,上文若是而万恶至者,皆天也,而非人也,不足以滑成,其文已足。万恶不可内于灵台,则又起下意。下文云,灵台者有持,而不知其所持而不可持者也,皆承此言之。读者不详文义,误谓不可内于灵台与不足以滑成两句相属,故删万恶二字耳。文选广绝交论李善注引此文,正作万恶不可内于灵台。


【八】【注】有持者,谓不动于物耳,其实非持。


【疏】惟贵能持之心,竟不知所以也。


【九】【注】若知其所持则持之。


【一○】【注】持则失也。


【疏】若有心执持,则失之远矣,故不可也。


不见其诚己而发【一】,每发而不当【二】,业入而不舍【三】,每(一)更为失【四】。为不善乎显明之中者,人得而诛之;为不善乎幽閒(二)之中者,鬼得而诛之。【五】明乎人,明乎鬼者,然后能独行【六】。


【一】【注】此妄发作。


【释文】《不见其诚己而发》谓不自照其内而外驰也。


【二】【注】发而不由己诚,何由而当!


【疏】以前显得道之士智照光明,此下明丧真之人妄心乖理。诚,实也。未曾反照实智而辄妄发迷心,心既不真,故每乖实当也。


【释文】《每发而不当》丁浪反。尔雅云:每,虽也。谓虽有发动不中当。


【三】【注】事不居其分内。


【疏】业,事也。世事撄扰,每入心中,不达违从,故不能舍止。


【四】【注】发由己诚,乃为得也。


【疏】每妄发心,缘逐前境,自谓为得,翻更丧真。


【五】【疏】夫人鬼幽显,乃曰殊涂,至于推诚履信,道理无隔。若彼乖分失真,必招报应,雠怨相感,所以遭诛,则杜伯彭生之类是也。


【释文】《幽閒》音闲。


【六】【注】幽显无愧于心,则独行而不惧。


【疏】幽显二涂,分明无谴,不犯于物,故独行不惧也。


【校】(一)阙误引刘得一本每下有妄字。(二)高山寺本閒作冥。


劵内者,行乎无名【一】;劵外者,志乎期费【二】。行乎无名者,唯庸有光【三】;志乎期费者,唯贾人也【四】,人见其跂,犹之魁然【五】。与物穷者,物入焉【六】;与物且者,其身之不能容,焉能容人【七】!不能容人者无亲,无亲者尽人【八】,兵莫憯于志,镆鎁为下【九】;寇莫大于阴阳,无所逃于天地之间【一○】。非阴阳贼之,心则使之也【一一】。


【一】【注】券,分也。夫游于分内者,行不由于名。


【疏】券,分也。无名,道也。履道而为于分内者,虽行而无名迹也。


【释文】《券内》字又作卷。徐音劝。《券分》符问反。下同。崔云:券,分明也。则宜方云反。


【二】【注】有益无益,斯欲损己以为物也。


【疏】期,卒也。立志矜矫,游心分外,终无成益,卒有费损也。


【释文】《期费》芳贵反。下同。广雅云:期,卒也。费,耗也。言若存分外而不止者,卒有所费耗也。◎俞越曰:案郭象注既言志。又言期,于义複矣。释文于义亦不可通。今案荀子书每用綦字为穷极之义。王霸篇目欲綦色,耳欲綦声,杨注曰,綦,极也。亦或作期,议兵篇曰,已期三年,然后民可信也;宥座篇曰,綦三年而百姓往矣。是期与綦通。期费者,极费也。费,谓财用也。吕览安死篇非爱其费也,高曰:费,财也。期费之义,与綦色綦声相近,彼谓穷极其声色,此谓穷极其财用也。故下文曰志乎期费者惟贾人也。《以为》于伪反。


【三】【注】本有斯光,因而用之。


【疏】庸,用也。游心无名之道者,其所用智,日有光明也。


【四】【注】虽己所无,犹借彼而贩卖也。


【疏】志求之分外,要期声名而贪损神智者,意唯名利,犹高价贩卖之人。


【释文】《贾人》音古。


【五】【注】夫期费者,人已见其跂矣,而犹自以为安。


【疏】企,危也。魁,安也,锐情贪取,分外企求,他人见其危乎,犹自以为安稳,愚之至也。


【释文】《人见其跂犹之魁》苦回反,安也。一云:主也。《然》谓众人已见其跂求分外而犹自安。可羞愧之甚也。◎家世父曰:说文:劵,劳也。人劳则倦。劵内者反观,劵外者徇外。徇外则测量之意多而营度之用广。测量营度,贾人之术也。说文:期,会也。费,散财用也。玉篇:费,用也。期费者,约会施用之意。魁然自大,人见其踑跂以行而不自知。释文:魁,安也,一曰主也。似未惬。郭象注且谓劵外而跂者。穷者诚己而发者也,苟且则苟且相与而已。志乎期会之谓且,行乎无名。斯能穷尽其意也。


【六】【注】穷,谓终始。


【疏】舍止之谓也。物我冥符而穷理尽性者,故为外物之所归依(之)也。


【七】【注】且,谓劵外而跂者。跂者不立,焉能自容!不能自容,焉能容人!人不获容则去也。


【疏】聊与人涉,苟且于浮华,贪利求名,身尚矜企,心灵躁竞,不能自容,何能容物耶!


【释文】《物且》且,始也。◎俞越曰:且即苟且之且。诗东门之枌篇穀旦于差,韩诗旦作且,云:苟且也。是重言为苟且,单言为且也。上文与物穷者,郭注穷谓终始,是穷为穷极之义。苟且与穷极,义正相反也。释文曰:且,始也。非是。《焉》于虔反。注同。


【八】【注】身且不能容,则虽己非己,况能有亲乎!故尽是他人。


【疏】褊狭不容,则无亲爱;既无亲爱,则尽是他人。逆忤既多。雠敌非少,欲求安泰,其可得乎!


【九】【注】夫志之所撄,燋火(疑水)〔凝冰〕(一),故其为兵甚于剑戟也。


【疏】兵戈,锋刃之徒。镆鎁,良剑也。夫憯毒伤害,莫甚乎心。心志所缘,不疾而速,故其为损害甚于镆鎁。以此校量,剑戟为下。


【释文】《莫憯》七坎反。广雅云:痛也。元嘉本作潜。◎庆藩案憯与惨同。说文:惨,毒也。字或作憯。方言:惨,杀也。与训毒义相近。《镆》音莫。《鎁》也嗟反。镆鎁,良剑名。


【一○】【疏】寇,敌也。域心得丧,喜怒战于胸中,其寒凝冰,其热燋火,此阴阳之寇也。夫勍敌巨寇,犹可逃之,而兵起内心,如何避邪!


【一一】【注】心使气,则阴阳徵结于五藏而所在皆阴阳也,故不可逃。


【疏】此非阴阳能贼害于人,但由心有躁竞,故使之然也。


【释文】《五藏》才浪反。后皆放此。


【校】(一)凝冰二字依宋本及下疏文改。


道通,其分也(一)。其成也毁也【一】。所恶乎分者,其分也以备【二】;所以恶乎备者,其有以备【三】。故出而不反,见其鬼【四】;出而得,是谓得死【五】。灭而有实,鬼之一也【六】。以有形者象无形者而定矣【七】。


【一】【注】成毁无常分而道皆通。


【疏】夫物之受气,各有崖限,研丑善恶,禀分毁成。而此谓之成,彼谓之毁,道以通之,无不备足。


【释文】《其分》符问反。注及下皆同。一音方云反。


【二】【注】不守其分而求备焉,所以恶分也。


【疏】夫荣辱寿夭,禀自天然,素分之中,反己备足。分外驰者而求备焉,游心是非之境,恶其所受之分也。


【释文】《所恶》乌路反。下及注皆同。


【三】【注】本分不备而有以求备,所以恶备也。若其本分素备,岂恶之哉!


【疏】造物已备而嫌恶之,岂知自然先已备矣。


【四】【注】不反守其分内,则其死不久。


【疏】夫出愚惑,妄逐是非之境而不能反本还原者,动之死地,故见为鬼也。


【释文】《故出而不反》谓情识外驰而不反观于内也。《见其鬼》王云:永沦危殆,资死之术,己行及之,故曰见鬼也。


【五】【注】不出而无得,乃得生。


【疏】其出心逐物,遂其欲情而有所获者,此可谓得死灭之本。


【释文】《出而得是谓得死》若情识外驰以为得者,是曰得死耳,非理也。


【六】【注】已灭其性矣,虽有斯生,何异于鬼!


【疏】迷灭本性,谓身实有,生死不殊,故与鬼为一也。


【释文】《灭而有实鬼之一也》广雅云:灭,殄也,尽也。实,塞也。既殄塞纯朴之道而外驰浇薄之境,虽复行尸于世,与鬼何别!故云鬼一也。


【七】【注】虽有斯形,苟能旷然无怀,则生全而形定也。


【疏】象,似也。虽有斯形,似如无者,即形非有故也。旷然忘我,故心灵和光而止定也。


【校】(一)高山寺本其分也下有成也二字。


出无本【一】,入无窍【二】。有实而无乎处,有长而无乎本剽【三】,有所出而无窍者有实【四】。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五】。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六】。有乎生,有乎死,有乎出,有乎入,入出(一)而无见其形【七】,是谓天门【八】。天门者,无有也,万物出乎无有【九】。有不能以有为有【一○】,必出乎无有【一一】,而无有一无有【一二】。圣人藏乎是【一三】。


【一】【注】欻然自生,非有本。


【二】【注】欻然自死,非有根。


【疏】出,生也,入,死也。从无出有,有无根原,自有还无,无乃无窍穴也。


【释文】《出无本入无窍》苦弔反。出,生也。入,死也。本,始也。窍,孔也。所以知有形累于无形者,以其出入无本窍故也。◎家世父曰:郭象以出入为生死。出入非生死也,以象乎生死者也。形者,实也,无所处乎其形,故有出;无形之形,所以长也,而更无始终本末之可言,故有入;出入无窍也,而固有实。天地六合曰宇,宇以言乎其广也;古往今来曰宙,宙以言乎其长也。出入宇宙之中而无见其形,斯之谓定。《欻然》训勿反。


【三】【疏】剽,末也,亦原也。本亦作标字,今随字读之。言从无出有,实有此身,推索因由,(意)〔竟〕(二)无处所,自古至今,甚为长远,寻求今古,竟无本末。


【释文】《乎处》昌据反。下注同。《有长》丁丈反,增也。又如字。下注同。《本剽》本亦作标,同。甫小反。崔云:末也。李怖遥反,徐又敷遥反。下同。◎卢文弨曰:标当作标。


【四】【注】言出者自有实耳,其所出无根窍以出之。


【疏】有所出而无窍穴者,以凡观之,谓其有实,其实不有也。


【释文】《有所出》夫生必有所出也。《而无》此明所出是无也。既是无矣,何能有所出耶!《窍者有实》既言有窍,窍必有实;求实不得,窍亦无也。


【五】【注】宇者,有四方上下,而四方上下未有穷处。


【疏】宇者,四方上下也。方物之生,谓其有实,寻责宇中,竟无来处。宇既非矣,处岂有邪!


【释文】《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三苍云:四方上下为宇。宇虽有实,而无定处可求也。


【六】【注】宙者,有古今之长,而古今之长无极。


【疏】宙者,往古来今也。时节赊长,谓之今古,推求代序,竟无本末。宙既无矣,本岂有耶!


【释文】《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三苍云:往古来今曰宙。说文曰:舟舆所极覆为宙。长,犹增也。本,始也。宙虽有增长,亦不知其始末所至者也。


【七】【注】死生出入,皆欻然自尔,无所由,故无所见其形。


【疏】出入,(由)〔犹〕生死也。谓其出入生死,故有出入之名,推穷性理,竟无出入处所之形而可见也。


【八】【注】天门者,万物之都名也。谓之天门,犹云众妙之门也。


【疏】天者,自然之谓也;自然者,以无所由为义。言万有皆无所从,莫测所以,自然为造物之门户也。


【九】【注】死生出入,皆欻然自尔,未有为之者也。然有聚散隐显,故有出入之名;徒有名耳,竟无出入,门其安在乎?故以无为门。以无为门,则无门也。


【疏】夫天然之理,造化之门,徒有其名,竟无其实,而一切万物,从此门生,故郭注云以无为门。以无为门,则无门矣。


【一○】【注】夫有之未生,以何为生乎?故必自有耳,岂有之所能有乎!


【疏】有既有矣,焉能有有?有之未生,谁生其有?推求斯有,竟无有也。


【一一】【注】此所以明有之不能为有而自有耳,非谓无能为有也。若无能为有,何谓无乎!


【疏】夫已生未生,二俱无有,此有之出乎无有,非谓此无能生有。无若生有,何谓无乎!


【一二】【注】一无有则遂无矣。无者遂无,则有自欻生明矣。


【疏】不问百非四句,一切皆无,故谓一无有。


【一三】【注】任其自生而不生生。


【疏】玄德圣人,冥真契理,藏神隐智,其在兹乎!


【校】(一)阙误引张君房本入出作出入。(二)竟字依下句改。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一】。恶乎至【二】?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弗可以加矣【三】。其次以为有物矣【四】,将以生为丧也【五】,以死为反也【六】,是以分已【七】。其次曰始无有,既而有生,生俄而死;以无有为首,以生为体,以死为尻;孰知有无死生之一守(一)者,吾与之为友。【八】是三者虽异,公族也【九】,昭景也,著戴也,甲氏也,著封也,非一也【一○】。


【一】【疏】玄古圣人,得道之士,知与境合,故称为至。


【二】【疏】问至所由,(有)〔用〕何为至?


【释文】《恶乎》音乌。


【三】【疏】此显至之体状也。知既造极,观中皆空,故能用诸有法,未曾有一物者也,可谓精微至极,穷理尽性,虚妙之甚,不复可加矣。


【四】【疏】其次以下,未达真空,而诸万境,用为有物也。


【五】【注】丧其散而之乎聚也。


【释文】《为丧》息浪反。注同。


【六】【注】还融液也。


【疏】丧,失也。流俗之人,以生为得,以死为丧。今欲反于迷情,故以生为丧,以其无也;以死为反,反于空寂;虽未尽于至妙,犹齐于死生。


【释文】《融液》音亦。


【七】【注】虽欲均之,然已分也。


【疏】虽齐死生,犹见死生之异,故从非有而起分别也。


【释文】《以分》方云反。注同。


【八】【疏】其次以下,心知稍闇,而始本无有,从无有生,俄顷之间,此生彼灭。故用无为其头,以生为其形体,以死为其尻。谁能知有无生死之不二而以此脩守者,庄生狎而友朋,斯人犹难得也。


【释文】《为尻》苦羔反。


【九】【注】或有而无之,或有而一之,或分而齐之,故谓三也。此三者,虽有尽与不尽,然俱能无是非于胸中,故谓之公族。


【疏】三者,谓以无为首,以生为体,以死为尻是也。于一体之中而起此三异,犹如楚家于一姓之上分为三族。


【一○】【注】此四者虽公族,然已非一,则向之三者已复差之。


【疏】昭屈景,楚之公族三姓。昔屈原为三闾大夫,掌三族三姓,即斯是也。此中文略,故直言昭景。王孙公子,长大加冠,故著衣而戴冠也。各有品秩,咸邪职官,因官赐姓,故甲第氏族也。功绩既著,封之茅土,枝派分流,故非一也。犹如一道之中,分为有无生死,种类不同,名实各有异,故引其族以譬也。


【释文】《昭景也著》丁略反,又张虑反。《戴》本亦作载。《也甲氏也著》张虑反,久也。又丁略反。《封也非一也》一说云:昭景甲三者,皆楚同宗也。著戴者,谓著冠,世世处楚朝,为众人所戴仰也。著封者,谓世世处封邑,而光著久也。昭景甲三姓虽异,论本则同也。崔云:昭景二姓,楚之所显戴,皆甲姓显封,虽非一姓,同出公族,喻死生同也。此两说与注不同,聊出之耳。◎家世父曰:郭注四者公族,似谓昭景甲氏皆族。释文一说云,昭景甲三者,皆楚同宗。又引崔云,昭景二姓,楚之所显戴,皆甲姓显封。疑崔说是也。王逸楚辞注:三闾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无以甲为氏者。说文:首,戴也。尔雅释地:途出其前戴邱。著戴者,昭景相承为氏也;甲者,日之始也,言始得氏以受封,而后相承为氏也。同为公族,而所从来固非一矣。《已复》扶又反。


【校】(一)阙误引文如海本守作宗。


有生,黬也【一】,披然曰移是【二】。尝言移是,非所言也。【三】虽然,不可知者也【四】。腊者之有膍胲,可散而不可散也;【五】观室者周于寝庙,又适其偃(一)焉【六】,为是举移是。【七】


【一】【注】直聚气也。


【疏】黬,疵也。无有此形质而谓之生者,直是聚气成疵黬,非所贵者也。


【释文】《有生黬》徐于减反。司


八字精批八字合婚流年2024姻缘分析

不知命的人,总是身不由已,升势起运的方法就在你的八字命盘里。

婚前担心婚运不佳,婚后一直家运不旺,八字婚书,既能合婚,亦可调运。

2024甲辰龙年,九火运来临,精准详批运势机遇,助你收获爱情、事业高升、财富暴涨:

你的正缘是谁?何时出现?没有人知道。唯有八字会提示你上等婚缘的出现。

未婚 已婚
下一篇:《庄子集释》庄子集释卷八中
上一篇:《庄子集释》庄子集释卷七下

相关推荐

《庄子集释》前言

《庄子集释》庄子集释序

《庄子集释》庄子序

《庄子集释》庄子序

《列子集释》经典释文序录

《庄子集释》庄子集释卷一上

《庄子集释》庄子集释卷一下

《庄子集释》庄子集释卷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