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家后汉书辑注》附录四、清代诸家后汉书辑本序跋及目录
姚之駰后汉书补逸
自序:春秋,鲁史也,一经宣尼之笔削,而鲁史逸焉,等于刍狗。自后司马迁作史记,凭空结撰,绝无依傍。而班固因之成汉书,然不闻太初以前尽逸子长之书也。后汉史书,自当时人主命词臣撰记,后其踵作者为纪为书凡十馀家,盖人人自拟迁、固矣。范蔚宗书最晚出,不过集诸家之成,以倾液而漱芳耳。故当时雅重东观记,与迁、固二书称为三史。而外此谢、华诸书无一逸者,裴松之注三国志亦多引之,不专奉宣城也。自唐章怀太子留文学之士,同注范书于仪凤初年,上之有诏,付秘书省,自是而诸书稍稍泯矣。故五代及初唐人其类事释书,尚多援引诸家者;至六臣注文选,其引范书已什之七八;迨宋淳化中吴淑进注一字赋表,枚举谢承后汉书、张璠汉纪、续汉书,以为皆彼时所遗逸者,意其时惟东观记仅存耳。后景右初年,余靖、王洙奉诏校范书,序其源委,胪列东观以下七种,仅载卷帙之多寡,而于章怀之注,竟不能取诸书相参对,则诸书之逸而不存,已如逝水飘风矣。
夫范书简而明,疏而不陋,史通固亟稍之,然持论之间,不无倒置。议窦武、何进之诛宦寺为违天理,责张骞、班勇之使西域为遗佛书,抑谢夷吾、李郃于方术,枉董宣于酷吏,察蔡琰于列女,而且志缺艺文,赞为赘语,流观逸史,未必从同也。蔚宗与甥姪书以为体大而思精,诸序论赞笔势放纵,实天下之奇作。善乎!文中子之言曰:「古之史也辨道,今之史也耀文。」范其耀文者乎?且即以文论,而创造者难工,润色者易好,集众文而润之,范亦不得专美于后也。夫百末旨酒非不美也,乃饮醇而忘衡杜之馨。狐裘之价千金也,而不知其成众腋。此亦失先河后海之义矣。今以蔚宗所定为正史,而谢、华诸书等诸刍狗,是以春秋尊范书,吾未之敢信也。
或曰古书之逸者多矣,即如史官所记,东汉以来其不传者何限,将按籍而补之,恐有塞破世界之忧。是又不然。夫他书可逸,惟史当补。近史文烦或可逸,古史文约尤当补。今试以谢、华诸史与范校,其阙者半,其同者半。其阙者可以传一朝之文献,其同者且可以参其是非,较其优绌,于史学庶乎其小补也。爰是检阅群书,钞蕞成帙,考覈同异,间以臆断,合为八种二十一卷。遂使八百馀年已演之籍,一旦复裒然传世。日月潜曜,丽天复光,江河滔滔,归自潮汐,岂非撰著家一快事哉!第鲰生固陋,其疏略之过,未能善补,尚俟博雅君子重补其阙云尔。康熙癸巳夏五月钱唐姚之駰鲁思氏谨题于东皋之露涤斋。
例言:
一、是编採自群书,概依原本,间有大谬,辩如注言,其小疵纤误,统置阙如,不敢妄更。
一、列朝诸臣,略次前后,不尽案纪年而差之,以作史者老韩尚可同传,而儒林、循吏各归一部,原未尝沾沾序列也。
一、凡一人事蹟,随得随录,亦不序其先后,盖条登缕载,固非列传体耳。
一、史体为纪、为传、为志,各有所属。今八书既亡,不能探其原帙,但以帝王及诸臣标题,而诸条丽其下。其採自诸志,无人可附者特拈数字以便寻观。
一、有同此一条,两书引用互异者,仍兼採并收,不敢妄削。
一、诸书多有从同,或嫌冗複,然参看有三善焉:补亡一,辩误二,较量行文高下三。
一、末学荒芜,既非行祕,而藏书寂寥,并鲜獭祭之功,其有阙陋,再俟增入。荃园姚之駰识谢承后汉书序:谢伟平之书,东汉第一良史也。东观记仿佛起居注,即应奉汉事、谯周删记,皆未尝成一家言以定之。为史定之者,自伟平始。伟平于孙吴时,为吴郡督邮,有嘉禾生部内,后迁长沙都尉。博物洽闻,下笔隽妙,撰后汉书百三十卷,可谓该矣。案谢书极博,凡所载忠义名卿及通贤逸士,其芳言懿矩,半为范书所遗,惟六朝词人多诵说之,故当时引用多採编中佳话。蔚宗作史,过为删除,如食海错而弃江瑶,柱操斤而遗文梓,殊可惋惜也。然〈逞,中“口改山”〉〈逞,中“口改山”〉为言家口实,故其轶时见他书,知文章光燄与夫忠义名卿通贤逸士之遗迹,其在天地间自不可磨灭如此。辄採缀彙钞,分为四卷。览是书者,亦尝一脔而识太牢之滋味矣。案长沙都尉余靖表作武陵太守,俟考。
分目:
祭遵 陈临 第五伦 李淑 张闳 王防 刘裕 陈正叔 严丰 包咸 郑兴 贾逵 桓谭 许庆 周穆 邓晔 邓弘 王阜 桓任 刘崇 皋弘 何汤 张佺 羊茂 刘平 刘琨 尹敏 宋均 江革 王博 黄向 陶硕 杜诗 韩崇 隐〈辶翟〉 戴凭 邓儒 锺离意 湛重 张堪 沉景 李鸿 周敞 陈茂 陈宣 戴礼 张业 路仲翁 李敬 公孙晔 陆续 虞延 封告 虔国 谢夷吾 方储 范式 张修 孙华 孔嵩 傅贤 黄香 严翊 郑弘 陈嚣 张霸 张楷 王谭 刘陵 刁曜 周畅 百里嵩 郭丹 董宣 礼震 董春 (以上总卷九)
陈宠 张意 马融 巴祗 邓道 陈龟 孟尝 尹昆 闵贡 石苞 张稷 吴右 邓通 宋度 宋叔平 徐防 王充 陈堪 华崧 华松 戴封 许荆 许季长 司马苞 张冀 赵晔 杜抚 许敬 广汉儒 玊况 班固 陈嚣 陈翔 冯鲂 唐羌 张青 王党 高慎 周燮 岑熙 陈楚 李焘 石□ 陈禅 闻人统 梁竦 梁不疑 李寿 孔乔李昺 郎宗 王辅 施延 任防 王赐 黄昌 □绍 侯瑾 樊英 祝皓 刘据 虞承 左雄 戴良 陈常 薛惇 雷义 法真 徐相 崔援 沉辅 范丹 仇览 黄真 刘右 沉丰 羊续 赵嘉 陈谦 (以上总卷一0)
董种 冯绲 周乘 宗庆 彭脩 刘騊駼 张纲 刘虞 蒋崇 祝良 王奂 高弘 张陵 盛吉 皇甫规 王畅 朱宠 许永 贾彪 苏章 宗度 郭谅 杨章 徐栩 宣仲 李固 赵戒 赵典 妫皓 尹苞 朱穆 刘宠 唐约 荀绲 曹破石 龚遂 胡腾 应奉 陈蕃 周树 胡广 韦著 李昙 姜肱 杨高 羊陟 郭泰 刘儒 李咸 度尚 刘瑜 孔恂 杨乔 窦武 牛震 贺纯 王逸 符融 冯岱 宋果 徐璆 刘宽 袁忠 吴冯 郭贺 (以上总卷一一)
张磐 晋文经 成瑨 刘瓆 范滂 刘淑 延笃 黄宪 徐稚 张奂 陈朔 周景 李燮 杨璇 魏朗 李膺 王威 茅容 抗徐 申屠蟠 皇甫嵩 巴肃 史弼 第五永 杨震 杨秉 杨赐 宗琳 陈球 陈瑀 陈珪 宗资 檀敷 贾淑 桓严 承父婴 杨奇 张驯 赵咨 贾棕 公孙瓒 朱隽 蔡邕 袁闳 袁弘 袁祕 封观 谢弼 盖勳 臧旻 胡母班 高干 阴修 刘表 赵昱 公沙穆 骆俊 伍孚 郑玄 陆康 祢衡 赵谦 徐胤 董袭 刘翊 佛 三君 交阯 弩 涉皇山 五经碑 蝗 宁阳主簿 周平王后 谏议大夫 三男共娶 腹背毛 (以上总卷一二)
薛莹后汉书序:莹字道言,吴薛综之子。其所纂蹈,允有先风,涉学既博,文章尤隽。吴少帝命韦曜、周昭、梁广、华覈及莹五人共撰吴书,同寮之中,莹为冠首。吴亡后,归司马氏,官散骑常侍,著书八篇,名曰新议。其所著汉书,当是私作,故吴志本传不载。余靖表云:「莹作后汉记百卷,今他本直云后汉书也。」莹书大半弗存,未经拂耳瞥目。然读世祖及显宗二论,波属云委,灏瀚苍鬱,旬良史手,他称是矣。袁彦伯竟未採及,何耶?
分目:
光武论 明帝论 章帝北巡 灵帝猎 王霸白冰 李膺抗志 马防论作乐 虹见 八俊 白波贼 (以上总卷一三)
张璠汉记序:汉记之称,因旧也。意其时谢、薛诸书皆未行世,璠因东京本朝之史而删录之。且东观记续于熹平,其后但有起居注诸书,璠故略于国初,而详于季世,亦以补其未备耳。是以裴松之注魏、蜀志,多援是书为证。袁宏叙汉纪云:「经营八年,疲而不能定,始见张璠所撰书,其言汉末之事差详,故复採而益之。」盖是编罕传,当典午时已艰购若此。吴正仪亦以为逸书无考。余祕书则历叙群史,独缺是编,岂竟未识其名耶?今所传者,千百之什一,刘璋一论,备具三长,馀可知已。(会稽徐友兰钞本有蔡元培案:唐以前书无刻本,故难得,非所谓艰购也。)
分目:
明德马后 张酺 卢芳 杜诗 梁冀 左雄 范丹 宋穆之 朱穆 李固 吴右 郭纯 张温 马防 杨秉 宋登 陈球 周景 种暠 荀顗 孔融 王龚 王畅 郑泰 蔡邕 王允 荀淑 荀爽 荀悦 何顒 董卓 桥玄 皇甫嵩 贾棕 王立 少帝出奔 献帝命名 献帝入长安 刘璋论 于阗 北郊 时人语 (以上总卷一四)
华峤后汉书序:案华叔骏集载诏语曰:「亭侯峤体素弘简,文学该通,著书实录,有良史之志,故转为祕书监,其加散骑常侍。凡著作礼仪音律天文数术,南省文章,门下譔集,皆典统之。」峤谢表云:「刘向父子,世典史籍;马融博通,三入东观。非臣庸贱,所敢拟蹟。」则当时之推重可知矣。峤集序云:「峤作后汉书百卷,张华称其有良史之才,足以继蹟迁、固。乃藏之祕府,与三史并流。」司马诸公赞曰:「峤字叔骏,有才学,撰后汉书,世称为良史。」则当时后汉书之推重又可知。此编不知亡自何时,吴博士表不言其遗逸,盖已不复知有华书矣。余靖云:「峤删定东观记为汉后书九十七篇。」应别有考。今范书多採拾其绪馀,至于小论,或全袭用,蔚宗其亦服膺斯编乎?微章怀注之,则掠美者胜矣!峤,华表之子,歆之孙也。
分目:
明帝 陈愍王宠 邓禹 李通 臧宫 祭遵 岑彭 陈俊 冯异 吴汉 郑兴 冯衍 朱晖 樊宏 马援 桓荣 桓郁 乐松 吴雄 伏恭 应慎 陈宠 江革 第五伦 韦彪 郑众 宋均 郅恽 马防 张英 任延 冯豹 何敞 廉范 卫羽 耿康 陈元 郭伋 卫飒 徐防 张奋 桓焉 孔奋 班固 乐恢 任浦 倪宽 郭躬 刘恺 岑熙 袁良 黄琼 鲁恭 刘宽 阳球 赵孝 刘平 应顺 韩演 鲍德 周燮 桓典 崔琦 刘宠 宋登 袁逢 班超 张济 赵一 杨震 李膺 张堪 应劭 袁安 陈寔 来豔 何熙 范滂 蔡邕 皇甫嵩 崔駰 杨彪 王允 应瑒 崔援 华歆 华表 董卓 郭犯 梁冀妻 南单于 灵帝治南宫 世宰相 东观 明章二帝 执金吾 二十八将 论鲍永冯衍 (以上总卷一五)
谢沉后汉书序:山阴谢沉有孝行,博学多识,明练经史。何充、庾冰并称沉有史才,迁著作郎。撰司马书三十馀卷及毛诗、汉书外传,诗赋文论,皆行于世。典午史云:「沉曾著后汉书百卷。」余靖以为一百二十二卷。又云官祠部郎,未知孰是。今兹所存,廑豹之一斑,孔鸾之一羽耳。然观其述礼仪、祭祀诸志,原原本本,似不欲攘人美以为己有者,亦良史才也。史称其学在虞预之右,信然!沉字行思,中兴书作「静思」。
分目:
郑敬 胡广定汉制 蔡邕撰志 闵贡 皇后配享 大水 蝗 雍乡 牛兰山 参峦
(以上总卷一六)
袁崧后汉书序:袁崧,亦作袁山松,陈郡人,官司马朝祕书监,著后汉书百卷,刘孝标注世说多採之。与袁宏为从昆弟,一纪一书,疑同时所作,故不相为引。顾一门皆良史才,何其盛也!旧传崧善音乐,好行路难曲,乃文其词,酒酣纵歌之,闻者皆为涕下。又出游,每令左右作挽歌,时人目为「道上行殡」,与张堪斋前种松事并称,其风流概可知已。别有宜都记一书,轶见他说,殆长于词笔者。今览其光武论,文多排叠,而喜填藻语,颇为六朝橐籥。然书中志灾祲为多,将以垂示鉴戒,庶几作史者之微旨焉。后以孙恩乱被害,文文无终,惜哉!
分目:
光武皇帝 明帝 灵帝 贾复 耿弇 宋弘 伏湛 愧相 侯霸 韩卓 罗威 杨终 徐璆 王充 朱穆 吴右 杨震 岑晊 任愧 刘虞 羊续 贾彪 窦宪 杨匡 应奉 刘洪 范冉 沮隽 卢植 刘陶 王允 蔡邕 袁绍 置郡 分郡 虎见 火灾 河清 七大水 如斗雹 六月寒 大水 虹 水暴出 日重 月重晕 火光 大寒 木连理 营头 龙死 水溢 (以上总卷一七)
司马彪续汉书序:典午泰始中,司马彪著续汉书成。彪意以为汉氏中兴,迄于建安,忠臣义士亦已昭著,而时无良史,记述烦杂。谯周虽已删除,然犹未尽,安顺以下亡缺者多。乃讨众论,缀其所闻,以为续书,传之后世。典午书载其列纪、志、传凡八十篇,盖较范书减四十篇矣。余靖表不详卷帙,其散亡可知也。今摭拾群籍,彙成四编,其同范者十之六耳。夫彪为王室枝脉,以好色薄行弗嗣,由此不交人事,乃专精学艺,博览群籍。唐太宗尝咏其续汉志云:「前史弹妙词,后昆沉雅思。书言扬盛迹,补阙兴洪志。川谷犹旧途,郡国开新意。」其推崇之意可见。向使彪嗣高阳王,怀桐披裘,不过贵耀一时,岂能使千百载下传其著作若此哉!其曰续者,盖续班书云尔。彪字绍统,官祕书丞,所著又有九州春秋及战略诸书。
分目:
光武帝 明帝 章帝 和帝 安帝 顺帝 冲帝 桓帝 灵帝 明德马后 和熹邓后 顺烈梁后 曹皇后 虞美人 沛献王辅 北海敬王睦 琅邪孝王京 北海静王兴 赵孝王良 安成孝侯赐 东平宪王苍 河间孝王开 刘圣公 愧嚣 李通 王常 邓晨 朱浮 耿纯
公孙述 邓禹 李忠 疆华 吴汉 王梁 阴议 寇恂 张隆 马武 卓茂 冯异 盖延 岑彭 张印 来歙 王遵 祭遵 朱右 景丹 耿弇 侯霸 阴兴 陈俊 杜林 第五伦 董宣 鲍永 马援 曹褒 鲍昱 周泽 彭闳 温序 (以上总卷一八)
锺离意 马严 桓荣 王良 郑兴 耿国 祭彤 鲁恭 张湛 樊儵 张纯 耿秉 牟融 封观 王元 鲁充 陈谦 刘昆 赵喜 杨仁 梁松 徐防 淳于恭 虞诩 梁统 赵典 鲁丕 赵熹 张禹 周举 虞延 张奋 王丹 郭伋 傅宣 度尚 李恂 袁安 刘陶 梁商 何绍 陈翔 种暠 邓彪 鲁丕 黄香 张霸 汝郁 郑弘 申屠刚 刘平 班固 张衡 刘宠 杨琳 宣秉 冯鲂 王苑 梁冀 尹敏 李固 杜乔 廉范 姜肱 耿恭 祝良 班超 左雄 刘宽 陈弇 (以上总卷一九)
任延 杨震 乐恢 阳球 胡广 陈蕃 王涣 边韶 张堪 范丹 霍融 延笃 黄琬 张纲 吴右 郭泰 杨赐 承宫 应志 桓典 陈寔 孔奋 徐孺子 范滂 宋则 杨璇 皇甫规 张奂 窦武 朱穆 庞参 李燮 傅燮 盖勳 荀淑 韩卓 应劭 赵岐 郑玄 蒋诩 蔡邕 史弼 孔融 桥玄 司马朗 郑浑 皇甫嵩 申屠蟠 陈群 袁逢 卢植 郗虑 唐珍 张颢 杨彪 孟郁 孙程 (以上总卷二0)
朱隽 刘繇 何进 刘虞 周群 董卓 刘备 曹腾 曹嵩 封禅刻石 封石 趾石 祠泰山 改元 刻石 金泥玉玺 亲封 三老五更 祠南郊 高禖 养老 准代管 天竺国 人死复生 万金堂 濯龙园 助蚕 灵台 玉钩玦 孔雀 大寒 日行 至日 送故 作曆 四分曆 晷景长短 六宗 日食 社稷坛 大鱼 苇方笥 女子复生 吕母子 荆州牧 考城 渔涪津 太白入斗 客星 驾驴 两头儿 异草 雀 侯非侯 后服 太子车 拜诸侯王 傩 诏狱 龙麟 印玺 救日 宗祀 祠老人星 嘉瓜芝草 冠 步摇 诸不谐 野蚕 星主 迎气 膢 冬至 正朝 朱索连荤 孛 取 射犬聚蓩乡 水溢 大鸟 直如弦 行禘礼 天子葬 竹柏叶觞 火光 符拔 茅田一顷 蔡邕对灾异 妇人封君 雨肉 雨雹 长沙贼 艾县贼 减俸 不卫宫 渤海贼 沱水龙 城上乌 春旛 上巳 改水火 尚书省 騑 符訾 大将军 虎文服 角端车 童谣 百官俸 (以上总卷二一)
孙志祖谢氏后汉书补佚
汪辉祖序:乾隆癸丑暮春,会稽张茂才镇南语余云:潞庄王氏家藏元大德间所刻谢承后汉书。王氏主人与吾邑王进士宗炎为乡试同年友,又故与茂才交,然二君皆求之,数年不可得。去臈昭文张比部燮过访,又谓青浦许侍郎宝善有谢书写本,将假归传录。今春比部官京师,许氏之书又不可得。辉祖按:吴淑进注事类赋状在淳化时,已称谢书遗佚。王应麟困学纪闻云:谢承父婴为尚书侍郎。原注谢承后汉书,见文选注。是谢书在宋时已无传本,何以大德时乃有雕版,而元明诸人引用鲜有!在唐宋人类书外者,王、许两家所藏,真膺殆不可知。唐熙间,姚氏之駰撰后汉书考逸,中有谢书四卷。孙颐谷先生病其舛阙,重加纂集,凡姚氏所采者,一一著其出处,误者正之,略者补之,复以范书参订同异。其未采者,别为续辑一卷。証引精博,十倍于姚,全书虽逸,梗概于是略具,旬可谓伟平之功臣矣。嗣君与人以稿本邮示,将遂付之剞劂。裒病健忘,不能广阅远稽,有所附益。窃幸十年积悃,藉此稍慰,校读一过,识数语于后。他日如得见王、许两家本,当即以先生是书考定之。嘉庆七年岁在壬戌十有一月既望萧山汪辉祖识。
严元照序:吴武陵太守谢承,字伟平,撰后汉书百三十卷。其书亡于南宋,而或言明内阁有之,方以哲携归德清,不足信也。傅青主言其家旧藏明刊本,曹全碑出土时曾援据是书,无一不合,以为大胜范书,是亦无稽之言也。唯姚之駰后汉书补逸中所辑四卷,虽存百一,就可以见其大概。谢书于忠义隐逸,蒐罗最备,不以名位为限,其所以发潜德之幽光者,蔚宗不及也。若其他事蹟与范书异者,亦未见定胜。近仁和孙颐谷侍御,以姚本收辑诸书既多遗脱姚氏未尝见太平御览,其标目亦颇有疏略,乃重为订定,于姚本既多补正,复为所考出之书,悉明著之,于其所遗漏者,复为采撷,续成一卷,凡范书以及异同之处,亦注出之,良为精矣。窃谓诸书所引,于字句之间既多损益,又芟节过当,今兹零星掇拾,不足见谢氏之用意。然残圭断璧,终贵乎真,爱古者能恝置之耶?侍御考之隋书经籍志,而知谢书无帝纪;考之北堂书钞,而知有风教传;考之太平御览,而知有东夷传;考之史通,而知有百官、舆服志,姜诗、赵一传,又易论赞而为诠,与诸史不同。世有作伪者,以此数端验之,可以破矣。余从侍御僭钞,遂书于后。乾隆乙卯嘉平初七日归安严元照。
分目(仅录卷五孙志祖所续辑者):
灵帝 伏后 东平王苍 刘恭 孟政 杨豫 岑彭 田戎 祭彤 马援 赵孝 车成 马武 邓禹 邓晨 朱鲔 魏霸 铫期 耿恭 郑敬 郅寿 陈众 周滂 宋弘 许杨 高获 马廖 周防 郎顗 曹褒 郭贺 毛义 郑均 周嘉 李善 韦彪 承宫 高凤 周磐 朱晖 翟酺 种暠 锺皓 马寔 刘勤 夏勤 江汉 韩韶 陈重 戴就 李南 廖扶 第五种 周璆 爰延 夏馥 张俭 孔昱 许劭 陈寔 阳球 陈纪 桥玄 许慎 傅燮 周举 董卓 王匡 袁绍 杨彪 朱皓 张温 黄琬 茨充 吕强 孙期 刘升 杨淮 宋登 蔡祖 爰延 范训 王闳 陈禁 羊定 项诵 车章 戎良 李光 郭宏 秦护 殷亮 卫良 胡劭 张载 周躬 陈晔 孟节 锺南严 朱跃 费遂 鲍昂 褚喜 刘靓 甄丰 滕延 李苌 姚俊 曹寿妻 袁愧妻 东夷传 佚文 (十三条)
柳诒徵末跋:谢承后汉书久佚,近代辑本推汪南士为备,然徵引援据,亦有舛漏。孙颐谷谢书补正,据姚鲁斯本,著其所出,并增辑一卷。以视汪书,时有异同。如据北堂书钞知谢书有风教传,据史通知谢书有百官、舆服志,皆汪目所无。宗均之非宋均,张佺之非张俭,皆寔事求是,非徒事渔猎类书者比也。崔国榜序汪辑,谓孙氏未有成书,盖由未见其传本。丁氏善本书室写本久庋山馆,学者恒乞,迻录传校,爰为印布,以备辑佚者之参证云。辛未初冬镇江柳诒徵识。
王谟谢承后汉书钞
自序:余于诸别史中,最爱谢伟平后汉书,记载赅博,远胜范蔚宗。即以吾江右人士考之,范书祗列有南州高士父子及陈重、雷义、程曾、唐檀数传,其何汤仅附见桓荣传。章怀太子注引谢书,载汤事亦綦详,外有羊茂、孔恂、严丰、宋度、湛重、邓通、项颂、刘陵、黄向、张冀十人,爵里事蹟,班班可考,乃其姓名,俱不挂范书。余故于辑著豫章十代文献略,尝有慨乎言之:良由伟平父婴,当日实以台郎出入阁道,博览汉世诸将相名臣策文,祕为家庭异闻。伟平又复矢志虚公,有善必扬,无微不彰,故其书可贵尔。而刘子元乃以周悉江左,偏党吴越议之,亦浅乎测伟平矣。余因钞辑汉魏遗书别史,首及伟平此书,加意蒐罗,仅得六卷。亟欲先登梨枣,而终以未见姚氏补遗为嫌。窃意其书如果完善,愚书无庸复出,若彼此互有阙遗,亦可相为补益,以此迟疑,不果授梓。今始从坊间购得姚书,比较目录,其所载凡二百八十一人,余书三百八十馀人。多寡既悬殊,而其中姓名离合,事蹟详略,与其时世先后,亦往往互异。大抵各从所见採录,各随己意编次,即不合,无足怪。最可议者,在尽削所引书目,茫无依据,而承父婴一条案语尤谬,亦由未取原书覆加磨勘故也。其他议论,鍼砭范书阙失,实先得我心,且于余书存疑处,亦能分别言之,其用功于此书,亦已深哉!此书亡于唐宋之际,已数百载,坠绪茫茫,几致泯绝。姚氏乃发愤网罗,力为草创,厥功匪易。而余书晚出,不意采获至有三百八十馀人之多,为放范史体例编次,略有条理,遂成部帙。虽于伟平原书百三十卷,尚未能存什一于千百,然以视姚氏补遗,差更完善,可以问世。故愿复出是书,以就正于当代博雅君子。嘉庆丁卯秋月汝上老人王谟识。
序录(节录):谟案:宋吴淑进事类赋注状云:「凡谶纬之书及谢承后汉书、张璠汉纪、续汉书、帝系谱、徐整长历、物理论之类,皆今所遗逸。而著述之家相承用之,不忍弃之,亦复存之。」则此书在宋初已无传矣。明海虞陈禹谟补刻北堂书钞,亦云如无东观汉记、谢承汉书、即以范氏汉书补之。则谓明永乐间扬州有刻本者妄也。国朝姚之駰有编辑后汉书补遗二十一卷,内东观汉记八卷,谢承后汉书四卷,司马彪续汉书四卷,薛莹、谢沉、袁山松书各一卷,亦皆从群书蒐合而成。其东观汉记,已刊入四库全书颁行。诸家汉书,尚未得见。今故仍从遗书体例次第钞辑,谢书无帝纪,但有列传,凡共钞出三百七十人,略依范目录编次,分为六卷。
分目:
刘崇 田戎 贾萌 严丰 李淑 邓晨 邓晔 邓禹 邓弘 岑彭 铫期 祭遵 马武 马援子廖 魏霸 刘宽 宋弘 桓谭 韦彪 郭丹 承宫 何汤 陈宣 虞延 张堪 陈众 陈正 周滂 宋均 皋弘 杜诗 孟政 陆闳 陈楚 封告 礼震 贾棕 王闳 玊况 郑均 锺离意 郭贺 郑兴 朱晖孙穆 刘平 郑弘 陈嚣 第五伦曾孙种 贾逵 王充 班固 班超 沉丰 李寿 赵孝 江革 毛义 曹褒 陈宠 沉景 车成 董春 王谭 闵贡 耿恭 王青 郑敬 张霸 范延寿 傅翻 陈咸 杨豫 周敞 陈茂 高慎 韩崇 郭宏 张稷 梁松 (以上卷一)
唐羌 周磐 周畅 徐防 百里嵩 陈禅 冯鲂 陈龟 司马苞 杨震子秉 孙赐 曾孙彪 玄孙修 奇 翟酺 夏勤 周燮 徐淑 左雄 郎顗 冯绲 周举 张纲 崔援 朱宠 许敬 施延 胡广 李固 赵戒 贺纯 郭亮 刘騊駼 吴右 延笃 王龚子畅 种暠 江汉 祝良 马寔 虞诩 刘据 刘陵 项诵 宣仲 杨章 应奉 袁逢 荀绲 周景 陆康 苏章 马融 梁冀 (以上卷二)
窦武 陈蕃 徐稚子允 韦著 李昙 袁闳 袁忠 姜肱 申屠蟠 韩韶 锺皓 陈寔子纪 李咸 羊续 赵咨 爰延 度尚 张磐 抗徐 臧旻 赵昱 杨乔弟璇 胡腾 巴祗 史弼 谢弼 刘瑜 盖勳 傅燮 许永 陈谦 龚遂 桥玄 朱隽子皓 赵岐 郑康成 蔡邕 骆俊 桓俨 第五永 陈球 朱震 郭泰 茅容 符融 许劭 谢婴 (以上卷三)
黄琬 皇甫规 张奂 皇甫嵩 张温 董卓 伍孚 胡母班 王匡 阴修 刘虞 公孙瓒 袁绍 高干 刘表 董袭 刘淑 李膺 刘右 魏朗 夏馥 巴肃 范滂 羊陟 张俭 陈翔 孔昱 刘儒 檀敷 贾彪 成瑨 宗资 刘瓆 茨充 许荆 仇览 孟尝 刘宠 董种 董宣 黄昌 阳球 曹破石 吕强 (以上卷四)
刘琨 戴凭 孙期 张驯 尹敏 周防 包咸 赵晔 黄香 侯瑾 弥衡 彭脩 周嘉 范式 李善 张武 陆续 戴封 陈重 雷义 范丹 戴就 刘翊 许阳 高获 李南 谢夷吾 廖扶 樊英 孔乔 李昺 郎宗 王辅 公沙穆 郝孟节 严遵 高凤 法真(以上卷五)
郭宏 韩崇 任防 张意 盛吉 王阜 刘勤 尹昆 孔恂 李敬 黄向 张冀 羊茂 高宏 戴礼 刁曜 傅贤 华松 公孙晔 周乘 周树 王党 邓道 邓通 宋度 宗庆 虔国 蒋崇 许庆 闻人统 王威 陈堪 陈临 妫皓 王防 唐约 张修 王博 祝皓 吴冯 湛重 虞承 严翊 高吕 周穆 隐〈辶翟〉 胡劭 张佺 徐栩 徐相 李光 范训 费遂 秦护 卫良 殷亮 李苌 褚甄 陶硕 李鸿 车章 戎良 沉辅 王逄 薛惇 桓任 广汉儒 许季长 陈晔 周躬 路仲翁 滕延 戴遵 陈常 姚俊 鲍昂 黄他 甄丰 刘靓 石□ □绍 □奂 杂记(十九条) (以上卷六)
黄奭黄氏逸书考子史钩沉辑六家后汉书
谢承后汉书分目(民国二十三年江都朱长圻补刊):
序(四条) 明帝 桓帝 灵帝 刘恭 刘崇 邓禹 邓晨 许阳 岑彭 朱鲔 田戎 祭遵 祭彤 马武 铫期 马援 宋弘 陈众 陈临 魏霸 第五伦 李淑 陆闳 王防 刘裕 陈正叔 严丰 包咸 陈禁 李善 周嘉 郑兴 贾逵 桓谭 周获 郎顗 许庆
周稷 邓晔 邓弘 郑敬 王阜 桓任 皋弘 何汤 张佺 羊茂 刘平 赵孝 刘昆 尹敏 宋均 曹褒 江革 王博 黄向 陶硕 杜诗 韩崇 尹暹 戴凭 邓儒 锺离意 韦彪 龙丘苌 湛重 张堪 沉景 李鸿 周敞 陈茂 陈宣 戴礼 张业 路仲翁 李敬 公孙晔 陆续 虞延 封君达 周滂 虔国 谢夷吾 马廖 方储 高凤 范式 张修 孙华 孔嵩 傅贤 黄香 郑弘 郑洪 陈嚣 张霸 张楷 王谭 刘陵 刁曜 周磐 周畅 百里嵩 承宫 郭丹 郑均 王婴 董宣 礼震 董春 陈咸 陈宠 张意 马融 许慎 巴祗 邓道 陈龟 孟尝 尹昆 闵贡 石苞 张稷 吴右 邓子渊 宋度 高吕 朱晖 徐防 王充 傅翻 陈堪 华崧 华松 戴封 许荆 许季长 司马苞 张冀 赵晔 杜抚 许敬 儒叔林 玊况 班固 班超 曹受妻 陈嚣 陈翔 冯鲂 唐羌 王青 王党 高慎 周燮 岑熙 陈楚 李焘 石□ 陈禅 闻人统 梁竦 梁不疑 夏勤 李寿 孔乔 李炳 郎宗 王辅 施延 任防 王赐 黄昌 胡绍 侯瑾 樊英 祝告 刘据 江汉 虞承 左雄 陈常 薛惇 雷义 陈重 法雄 法真 徐相 崔援 沉辅 范丹 仇览 戴宏 黄真 刘右 沉丰 羊续 赵嘉 陈谦 董种 冯绲 周乘 宗庆 彭脩 刘騊駼 张纲 杨雄 刘虞 蒋崇 祝良 王奂 高弘 张陵 盛吉 皇甫规 王畅 马寔 朱宠 许永 贾彪 王闳 苏章 宗度 郭谅 杨章 徐栩 宣仲 毛义 戴遵 秦护 李固 赵戒 赵典 妫皓 尹苞 朱穆 刘宠 戴就 阳球 唐约 荀绲 曹破石 龚遂 胡腾 翟酺 应奉 应劭 爰兴 陈蕃 周璆 周树 胡广 韦著 李昙 姜肱 杨高 羊涉 郭泰 刘儒 李咸 度尚 刘瑜 孔恂 杨乔 窦武 朱震 贺纯 王逸 符融 冯岱 宋果 徐淑 刘宽 袁忠 吴冯 郭贺 张磐 晋文 经王子艾 成瑨 岑晊 刘瓆 范滂 刘淑 延笃 黄宪 徐稚 张奂 陈朔 周景 李燮 杨璇 魏朗 李膺 王威 茅容 抗徐 申屠蟠 种暠 皇甫嵩 巴肃 史弼 第五永 杨后 杨震 杨秉 杨赐 杨彪 陈琳 陈瑀 陈珪 宗资 檀敷 贾淑 桓严 谢婴 谢煛 杨奇 张驯 吕强 赵咨 贾棕 公孙瓒 朱隽 蔡邕 黄琬 周举 韩韶 袁闳 袁弘 袁祕 封观 谢弼 傅燮 盖勳 臧旻 胡母班 高干 阴修 刘表 赵昱 公孙穆 骆俊 伍孚 郑玄 孙期 陆康 祢衡 赵谦 徐胤 董袭 刘翊 王匡 许劭 桥玄 袁愧妻 张奉 张俭 李笃 第五种 锺皓 陈寔 陈纪 夏馥 张温 董卓 李傕 郭犯 袁术 曹操 廖扶 孟节 孔霸 憧种 周燕 范延寿 杨淮 卫良 平涉 许嘉 宋登 蔡祖 胡劭 李元 李南女 程夫人 姚俊 朱皓 滕延 周防 桓礹 严遵 刘靓 胡爽 褚喜 奚延 范训 羊定 孟政 项诵 车章 戎良 李光 车成 郭宏 殷亮 周躬 范充 李苌 陈晔 锺南严 朱跃 费遂 陟皇山 免官 腹背毛
平城 交趾 二千石 西夷 威令 翁仲 高堂伯 巨母 霸佛 三君 宁阳主簿 附录(一条) 补遗(三条)
薛莹汉后记序:史通谓范书亦有蓝本,凡编年四族,纪传五家。以九家后汉书而成今后汉书一家之言,安得不体大思精!顾一书成,而九书亡。幸袁彦伯后汉纪尚在人间。司马绍统续汉书纪传虽亡,其志固在范书中。范志原属谢宣远,范败,谢遂蜡以覆车,是范无志而司马有志,不可谓亡。班孟坚等东观汉记(范书班固传:固与睢阳令陈宗等共成世祖本纪。固又自撰列传、载记二十八篇,事在明帝纪。至邓太后始诏刘珍与刘騊駼作建武以来名臣传。珍未尝为长水校尉,史通亦云安帝诏史官谒者僕射刘珍。据此可悟隋志列长水校尉刘珍等首撰之非。)赖永乐大典,居然得廿四卷。孙诒穀增辑谢伟平后汉书五卷,是皆为姚侍御后汉书补逸者所不存,于今仅张璠汉记、谢静思、华叔骏、袁山松三后汉书,及此汉后记五种耳。
薛道言相传孟尝君后,以封薛故,虽不可知,固沛郡竹邑人,吴选曹尚书敬文之子也。敬文著数万言。道言三世傅东宫,纂蹈允有先风,故于右国史下狱时,华覈疏荐,至谓丁孚、项峻始撰吴书,少帝更差韦曜、周昭、薛莹、梁广及臣五人。莹出为将,复以过徒,迄未撰奏。同寮之中,莹为冠首云云。遂召还为左国史。吴书即不得见,其深于史学可知。惟本志不言有后汉书,当是私撰。惜乎,吴亡入晋,降表竟出其手。新议八篇,虽多奚为!且终晋不过散骑常侍,何尝不在吴为散骑中常侍,且亦迁选曹尚书矣。袁彦伯后汉记于司马、两谢、华、张之书无不缀会,而独遗此,岂无说乎?其不题名后汉书者,余祕书表曰「莹作汉后记百卷」,今姑从之。道光辛丑中秋甘泉黄奭右原。
分目:
光武 明帝 章帝 安帝 桓帝 灵帝 王霸 马防 李膺 八俊 白波贼
华峤后汉书序:本传以峤有良史之志,治礼音律天文数术,南省文章,门下撰集,皆典统之。初峤以汉纪烦秽,慨然有改作之意。会为台郎,得遍观祕籍,遂就其绪。起于光武,终于孝献,一百九十五年,为帝纪十二卷、皇后纪二卷、十典九卷、传七十卷,及三谱序传目录,凡九十七卷。峤以皇后配天作合,前史作外戚传,以继末编,非其义也。故易为皇后纪,以次帝纪。又改志为典,以有尧典故也。而改名汉后书,奏之。诏朝臣会议,时中书监荀勗、令和峤、太常张华、侍中王济,咸以峤文质事核,有迁、固之规,实录之风,藏之祕府。后太尉汝南王亮、司空卫瓘为东宫傅,列上通讲,事遂施行。所撰书,十典未成而终。祕书监何劭奏峤中子彻为佐著作郎,使踵成之。未竟而卒。后监缪徽又奏峤少子畅为佐著作郎,克成十典。永嘉丧乱,峤书存者五一作三十馀卷。
晋书班班可考如是,而姚侍御乃远引叔骏集所载诏语,及谢表以为旁证。即其集序亦止峤作后汉书百卷一语,视本传多三卷,为资互考。其司马诸公赞与集序同称后汉书,自有所本。若余靖云峤删定东观记为汉后书九十七篇,正合本传,非别有考也,岂有侍御而不一检本传者乎?
叔骏,平原高唐人。魏太尉歆子鱼孙,晋太常卿表伟容子。封乐乡侯,迁尚书,所著论难驳诗赋之属数十万言。今范书论赞,微章怀之注,谁复知袭华书,而有非仅章怀一注所能证出者。姚本诚不如章逢之孝廉重辑本之详,然犹必过而存之者,莫为之前,虽美弗彰,抑又闻之。峤少子畅在史官,并草魏晋纪传,侍御当日何不编附于其父书之后,不更大观欤?然而非补逸汉书者所当从事矣。道光辛丑小阳月甘泉黄奭右原。
分目:
明帝 灵帝 献帝 孝献伏后 陈愍王宠 邓禹 李通 臧宫 祭遵 岑彭 陈俊 冯异 吴汉 贾复 王梁 马成 马援 郑兴 樊宏 冯衍 鲁恭 刘宽 韦彪 朱晖 桓荣 桓郁 乐松 伏恭 申屠刚 陈元 耿秉 第五伦 应顺 傅昌 江革 陈宠 刘平 赵孝 宋均 郅恽 郑众 马防 刘般 任延 冯豹 邓彪 郭伋 卫飒 何熙 杜安 孔奋 张奋 张堪 徐防 薛苞 郭躬 班固 班超 廉范 贾逵 桓焉 袁安 庆鸿 周燮 倪宽 任浦 岑熙 何敞 刘恺 阳球 鲍德 刘宠 宋登 黄琼 班始 刘永国 周规 袁良 杨震 吴雄 胡广 张楷 梁冀 韩演 卫羽 李膺 孔融 陈寔 桓典 桓麟 崔琦 孔嵩 蔡孟喜 张济 袁逢 王甫 范滂 赵一 来豔 张英 曹嵩 崔駰 崔援 崔寔 皇甫嵩 赵岐 蔡邕 杨彪 董卓 王允 应瑒 崔钧 华歆 华表 南单于 哀牢夷 执金吾 散骑 东观 论明章二帝 论二十八将 论鲍永冯衍 论班彪班固 杨氏袁氏 孝义列传序 补遗 (八条)
谢沉后汉书序:昔唐李济翁资暇集、辽僧广济龙龛平镜各著出处,并著其所出书之第几卷几页,以示有徵。本朝实事求是,拾骨家务为其难。今姚本纵不能细注原引卷页,何致昧其本来。即如谢静思曾撰晋书三十馀卷,余已仿龙龛平镜例,同近辑十八家晋史,刊入逸书考史部中矣。静思,本传作行思,会稽山阴人。闲居养母,服阙,除尚书度支郎。明鍊经史,有史才。先著后汉书百卷,及毛诗、汉书外传、诗赋文论,皆行于世。或谓一百二十二卷,殆兼后汉书、汉书外传而言欤。是书与伟平谢书、袁书、司马书、薛记、东观记,皆经惠定宇先生取为今后汉书补注。范书全袭华书,视伟平书、东观记人物仅十之四五,略事实而趋词采,诚不可无补而注之者。为章怀诤臣所不解,定宇先生于深宁叟郑易,既用资暇集例,至今奉为拾骨正宗,而独于补注范书时,引用如此种书,不注出处、竟与姚本同。定翁且然,他何足论!徒以有举莫废,而仍录侍御原辑本,为逸后汉书之一。道光辛丑长至日甘泉黄奭右原。
分目:
序 光武 安帝 桓帝 赤眉 东平宪王苍 朱鲔 郑敬 锺离意 龙丘苌 杨厚 三君 八俊 胡广 蔡邕 闵贡 牛兰山 羌胡
袁山松后汉书序:刘子元史通谓范书所採凡编年四族,纪传五家,是旧后汉书应有九种。以袁彦伯后汉纪尚行于世。彦伯即山松之从昆弟。故旧书之不传于今,有待今人拾骨者,惟八种耳。山松书亦八种之一。晋书载山松陈郡阳夏人,国子祭酒袁瓖之孙,琅邪太守乔之子。其父曾注论语。山松能世其学,少有才名,史称著后汉书百篇,即此书也。更著宜都记,为史所不载,而其说亦往往见于他处。姚鲁斯侍御辑后汉书补逸,独于善音乐,酣醉出游,好作挽歌之末节,津津道之,无关书旨矣。姚又言世说注多引此,而实则三国志注、水经注、文选注、北堂书钞、初学记、白孔六帖、艺文类聚、太平御览、事类赋各部中,尚有踪蹟可寻,无怪纪文达公作四库提要,惜其不著所出之书,使读者无从考证,是其所短。然而筚路蓝缕,姚为首庸,不揣孤陋,为一一著其出处,重编付梓。是编仍不等筌蹄之弃,惟就其案语,太支离者去之。至袁书文多排叠,喜志灾祲,皆非史裁所尚,不知侍御又何以称焉。山松历吴郡太守,殉孙恩之难。正史外往往连山松为一字,作袁崧云。道光辛丑孟秋甘泉黄奭右原。
分目:
光武 明帝 章帝 殇帝 安帝 桓帝 灵帝 献帝 赤眉 刘盆子 长安宫人 贾复耿况 耿弇 冯异 宋弘 侯霸 伏湛 任愧 杨统 杨厚 韩卓 罗威 杨终 窦宪窦景 徐璆 王充 朱穆 杨匡 吴右 公沙穆 杨震 延笃 岑晊 李膺陈蕃 陈蕃 八俊 贾彪 应奉 周璆 范滂 愧相 范丹 刘洪 蔡邕 苏谦苏不韦 羊续 刘陶 柳分 朱隽 皇甫嵩 卢植 陈弇 荀淑陈寔 王允 沮隽 袁绍 李瓒 何顒 射侯 北郊 营头 置郡分郡 朔山 绵上聚 帆亭 阏与聚 汉源 垂惠聚 西域 姊归 百官志
张璠汉记序:章逢之孝廉重辑华叔骏书及此记各一卷。不独此也,凡隋书经籍志所引目,积生平全力,以返其魂,竟十得八九,裒然大观。惟半燬于火,半赖叶云素先生代藏。东卿驾都,为京朝官数十年,深以琉璃厂手民工劣价昂,开雕不易。倘崑臣方伯毅然三世之藏,公诸同好,则余之逸书考二百八十馀种,尽成重儓,虽覆瓿亦焉用之!每读渊如先生集并其书目,窃歎孝廉之精博,何感于异教,使盛德大业,半涂而废,为可惜已。张氏记最晚出,观袁彦伯自序云:「经营八年,始见张璠所撰书,其言汉末之事差详。」彼余氏历叙群史,亦独遗此。吴正仪并以为无考。然则姚侍御始事蒐讨,大辂椎轮,厥功宜伟。特惜其知引裴松之注,而不注其孰出三国志注,孰不出三国志注,影响割裂,非膺非真,犹沿明季之习,固不足为侍御病耳。孝廉所重辑者,既不可得见,余虽踵事增修,不能自信。姑先校刊姚本,以便巾箱随时证佐。至东晋祕书郎安定张璠集二十八家易解十三卷,则又湛深经术,不暇详矣。道光癸卯三月甘泉黄奭右原。
分目:
明德马后 灵帝 少帝 献帝 伏皇后 张酺 卢芳 杜诗 梁冀 左雄 范丹 宋穆之 朱穆 班超 马防 周举 郭伋 樊晔 张温 杨秉 侯览 宋登 陈球 周景 成瑨 李固 吴右 陈宠 王堂 范滂 种暠 荀顗 时人语 孔融 王龚 王畅 郑泰 蔡邕 王允 荀淑 荀爽 荀靖 荀悦 荀昱荀昙荀彝 何顒 董卓 朱隽 皇甫嵩 种劭 桥玄 贾棕 王立 袁绍 曹操 刘表 孙坚 刘璋 谯周 于阗大都末 北郊 条支国
汪文台七家后汉书
崔国榜序:后汉书自谢伟平后,作者十一家。梁、隋以降,阙佚几半。至唐章怀独为蔚宗书注,范存而诸家遂微。然诸书同异,具载注中,零章断句,散见他书,犹可捃拾。若张莹后汉南记,则世说、续汉志注、史记集解、初学记、北堂书钞中,间有存者。仅刘氏义庆、萧氏子显两家之书,残文賸字,无可考见,盖亡失久矣。康熙中,钱塘姚鲁斯辑东观汉记以下诸家书为补逸,颇沿明儒旧习,不详所自,遗漏滋多。孙颐谷侍御曾据其本,为谢承书补正,未有成书。近甘泉黄右原比部亦有辑本,视姚氏差详,终不赅备。黟汪先生南士绩学敦行,箸书等身,尝以稽古馀力,重为搜补。先生之友汤君伯玕,称先生旧藏姚本,随见条记,丹黄殆遍。复虑未尽,以属弟子汪学惇,学惇续有增益。学惇殁后,藏书尽售于人。汤君复见此本,已多脱落,亟手录以还先生之子锡蕃。锡蕃奉楹书客江右,同岁生会稽赵撝叔从锡蕃假钞,余复因撝叔得见是书,偕镇海林君粲英共读一过。会写副既毕,为谋付刊,而余将入都,撝叔亦之官新吴,未克从事佔毕。林君慨然独任雠校,此刻之成,为功实多。兹辑存者七家,为书二十卷,末附失氏名后汉书为一卷,凡得二十一卷。
撝叔又言先生所据北堂书钞,乃朱氏潜采堂本,题曰大唐类要者也,归钱唐汪氏振绮堂。辛酉乱后,汪氏藏书尽散浙中,尚有写本,为孙氏冶城山馆物。后归陈兰邻太令家,近亦鬻诸他氏,远在闽中,无从假阅。异日得之,当可续补数十条。徵引他书,计尠漏略刘萧两家所作,又安知非在失氏名书中?是先生书存,不仅七家之书既绝复续也。傥有好学嗜古之士,更取张氏后汉南记,爬抉幽隐,重辑一编,俾十一家著述,沉沦千载,复出人间,存斯梗概,岂非艺林盛事,于此望之矣!光绪八年五月太平后学崔国榜书。
谢承后汉书目:
光武帝 灵帝 伏后 刘玄 李宪 邓晨 邓禹 岑彭熙 耿弇恭 铫期 祭遵 马武 魏霸 马援 马廖 刘宽 宋弘 郭贺 韦彪著 郭丹 承宫 郑均 赵戒 赵典温 桓谭 鲍永昂 郎顗 杜诗 张堪 苏章 羊续 贾棕 陆康 冯鲂 虞延 郑弘 梁竦商 冀 曹褒 郑玄 郑兴 贾逵 (以上卷一)
张霸 张楷 张陵 桓严 冯绲 度尚 杨璇 刘平 赵孝 车成 江革 周磐 赵咨 班固 第五伦曾孙种 锺离意 宋均 朱穆 徐防 胡广 李咸 袁闳 袁弘 袁忠 袁祕 封观 张酺 周景 陈宠 班超 翟酺 应奉子劭 奚延 徐璆 王充 明帝八王传 陈禅 陈龟 桥玄 (以上卷二)
崔援子寔 周燮 黄宪 徐稚子胤 李昙 姜肱 申屠蟠 杨震 张纲 王龚子畅 种暠 陈球子瑀 兄子珪 珪子登 刘陶 刘瑜 谢弼 虞诩 傅燮 盖勳 臧洪 马融 蔡邕 左雄 周举 黄琬 荀绲 韩韶 锺皓 陈寔子纪 李固 杜乔杨章 吴右黄真 戴宏 (以上卷三)
延笃 史弼 赵嘉 皇甫规 张奂 陈蕃周璆 刘瓆成瑨 朱震 王允宏 刘淑 李膺 刘右 魏朗 夏馥 巴肃 范滂宗资 羊陟 张俭 岑晊 陈翔 檀敷 刘儒 贾彪 郭泰茅容 宋果 贾淑 许劭 窦武胡腾 皇甫嵩 朱隽 董卓 张温 刘虞 公孙瓒 (以上卷四)
陶谦赵昱 袁绍 循吏许荆 孟尝杨乔 刘宠 仇览董种 沉丰 百里嵩 巴祗 王阜 酷吏董宣 黄昌 阳球 宦者曹节 弟破石 吕强 儒林刘琨 戴凭 孙期 欧阳歙礼震 张驯 尹敏 周防 包咸 杜抚 赵晔 许慎 艾苑黄香 王逸 子延寿 侯瑾 高彪 祢衡 独行彭脩 周嘉 祖燕弟畅 范式孔嵩 李善 张武 父业 陆续 祖闳 (以上卷五)
戴封 李充 陈重 雷义 范丹 戴就 刘翊 方术许杨 周获 谢夷吾 廖扶 樊英 孔乔 李昺 郎宗 王辅 公沙穆 子孚 郝孟节 逸民高凤 戴良 法真 列女曹寿妻 袁愧妻 陈临 王防 陈正 严丰 许庆 周穆 邓晔 桓任 刘崇 皋弘 何汤 羊茂 王博 黄向 陶硕 韩崇 冯〈辶翟〉 邓儒 湛重 沉景 李鸿 周敞 陈茂 陈宣 戴礼 路仲翁 李敬 公孙晔 封告 (以上卷六)
虔国 方储 张修 傅贤 严翊 陈嚣 王潭 刘陵 刁曜 王婴 董春 张意 邓通 邓道 尹昆 闵贡 尹苞 张稷 宋度 宗庆 高吕 陈堪 华松 许季长 司马苞 张冀 许敬 玊况 唐羌 王党 陈楚 陈禁 李寿 李焘 石□ 闻人统 施延 □绍 胡邵 祝皓 虞承 陈常 薛惇 徐栩 沉辅 陈谦 周乘 蒋崇 祝良 车章 羊定 项诵 李光 郭犯 周滂 郭宏 毛义 龙丘苌 郑敬 杨后 张奉 符融 (以上卷七)
秦护 殷亮 卫良 田戎 周躬 范充 李苌 陈晔 锺□ 费遂 滕延 刘靓 王闳 陈众 朱皓 严遵 杨豫 史循 魏尚 王奂 高弘 盛吉 朱宠 许永 郭谅 宣仲 妫皓 唐约 龚遂 周树 孔恂 贺纯 吴冯 张磐 王威 抗徐 高干 阴修 褚喜 姚俊 骆俊 董袭 伍孚 赵谦 傅翻 孙敬 刘勤 孟政 江汉 马寔 范训 司马均 杨雄 戎良 戴遵 序传 东夷列传 礼仪志 五行志 郡国志 兵志 刑志 佛 散句 (以上卷八)
薛莹后汉书目:
光武帝 明帝 章帝 安帝 桓帝 灵帝 献帝 (以上卷一)
司马彪续汉书目:
光武帝 明帝 章帝 和帝 安帝 顺帝 冲帝 桓帝 灵帝 献帝 光武郭皇后 光武阴皇后 孝明马皇后 孝章母贾贵人 孝章窦皇后 孝章梁皇后 敬隐宋皇后 孝和阴皇后 孝和邓皇后 孝德左皇后 孝安阎皇后 孝安李皇后 孝顺梁皇后 孝冲母虞贵人 孝质母陈妃 孝崇宴皇后 孝桓梁皇后 孝桓邓皇后 孝桓窦皇后 孝仁董皇后 孝灵宋皇后 孝灵何皇后 孝灵王皇后 孝献伏皇后 孝献曹皇后 献穆曹皇后 (以上卷一)
刘玄 刘盆子 王昌一名郎 愧嚣 公孙述 齐武王縯北海靖王兴 北海敬王睦 赵孝王良 城阳恭王祉父敞 安成孝侯赐 成武孝侯顺 顺阳怀侯嘉 李通 王常 邓晨 来歙 邓禹 寇恂 冯异 岑彭 贾复 吴汉 盖延 陈俊 耿弇弟国 国子秉 国弟子恭 祭遵从弟彤 李忠 耿纯 朱右 景丹 王梁 杜茂 马武 窦融固 曾孙宪 马援子光 兄子严 卓茂 鲁恭弟丕 刘宽 伏湛 侯霸 赵熹 牟融 宣秉 张湛
王丹 王良 杜林 (以上卷二)
承宫 赵典 申屠刚 鲍永子昱 襄楷 郭伋 孔奋 张湛 廉范 羊续 贾棕 樊宏子鯈 阴识弟兴 朱浮 冯鲂 虞延 郑弘 梁统子松 竦 曾孙商 玄孙冀 张纯子奋 曹褒 郑玄 郑兴子众 贾逵 张霸 桓荣桓典 丁鸿 度尚 杨璇 刘平 淳于恭 周磐 班固 第五伦 锺离意 宋均 光武十王 沛献王辅 东平宪王苍
琅邪孝王京 朱穆 乐恢 邓彪 张禹 徐防 胡广 袁安 张济 郭躬 班超 应奉子劭 明八王乐成王党 苌 李恂 庞参 桥玄 (以上卷三)
姜肱 申屠蟠 杨震子秉 孙赐 曾孙彪 玄孙修 章帝八王清河孝王庆 河间孝王开 张纲 王龚 种暠 陈球 刘陶 虞诩 傅燮 盖勳 张衡 马融 蔡邕 左雄 周举 黄琬 荀淑爽 悦 陈寔 李固子燮 杜乔 吴右 延笃 史弼 卢植 赵岐 皇甫规 张奂 陈蕃王元附 (以上卷四)
党锢传李膺 范滂 宗资 羊陟 张俭 陈翔 郭泰 许劭 何进 孔融 皇甫嵩 朱隽 董卓 刘虞 循吏传任延 王涣 刘宠 弟子岱 繇 酷吏传董宣 阳球 宦者传孙程 曹腾 养子嵩 单超 徐璜 左悺 赵一 独行传谯玄 李业 温序 周畅 李充 范丹 逸民传逢萌 王君平 高凤 王俊 严延 周乘 羊茂 封观 鲁充 陈谦 胡绍 汝郁 杨琳 王苑 祝良 应志 宋则 韩卓 蒋诩 郗虑 刘备 黄巾贼 序传 西南夷 西羌 西域 乌桓 鲜卑 (以上卷五)
华峤后汉书目:
明帝 章帝 灵帝 献帝 伏后 李通 邓禹 冯异 岑彭 贾复 吴汉 盖延 陈俊 臧宫 耿秉 祭遵 王梁 马成 傅俊昌 窦融玄孙章 马援 马防 鲁恭 刘宽 宋弘 韦彪 冯衍子豹 申屠刚 郅恽 郭伋 孔奋 张堪 廉范 庆鸿 樊宏 梁冀 张奋 郑兴 郑众 陈元 张楷 桓荣子郁 孙焉 玄孙典 玄孙彬 丁鸿
刘赵淳于江刘周赵列传序 刘平 赵孝 江革 刘般 刘恺 班固 第五伦 第五种 锺离意 宋均 琅邪王京 朱晖 乐恢 何敞 邓彪 徐防 袁安逢 张酺济 韩棱演 郭躬镇 吴雄 陈宠 班超 何熙 应奉劭 陈愍王宠 崔駰子援 孙寔 周燮 杨震 (以上卷一)
杨彪 马融 蔡邕 黄琼 陈寔 张奂 王允 李膺 范滂 皇甫嵩 董卓 卫飒 任延 刘宠 阳球 宋登 伏恭 崔琦 赵一 范式 任浦 倪宽 岑熙 袁良 鲍德 来豔 周规 丁原 曹嵩 贾逵 蔡孟喜 薛包 窦攸 刘永国 崔钧 班始 范迁 序传 哀牢 南单于 执金吾 (以上卷二)
谢沉后汉书目:
光武帝 明帝 安帝 礼仪志 祭祀志 天文志 五行志 郡国志 郑敬 杨厚 龙丘苌 窦武 李膺 闵贡 (以上卷一)
袁山松后汉书目:
光武帝 明帝 章帝 安帝 桓帝 灵帝 废帝弘农王 献帝 律曆志 礼仪志 祭祀志 天文志 五行志 郡国志 百官志 刘盆子 贾复 耿弇 任愧 窦宪 伏湛 侯霸 宋弘 杨厚 羊续 朱穆 杨终 应奉 徐璆 王充 崔駰 杨震 刘陶 荀淑 杜乔 吴右 延笃 卢植 陈蕃 周璆 王允 李膺 范滂 岑晊 贾彪 何顒 郭泰 皇甫嵩 朱隽 刘虞 袁绍 范冉一作丹 公沙穆 愧相 韩卓 罗威 沮隽 陈弇 西域 苏谦 左延年 崔钧 赵尧(以上卷一 总目作二卷)
张璠汉记目:
灵帝 废帝弘农王 献帝 明德马皇后 孝献伏后 卢芳 马防 郭伋 杜诗 王堂 贾棕 梁冀 朱穆 张酺 周景 陈宠 班超 桥玄 杨秉 王龚 王畅 种暠 种劭 陈球 蔡邕 左雄 周举 荀淑兄子昱 荀爽 荀靖 荀悦 李固 吴右 周璆 王允 李膺 范滂 张俭 岑晊 何顒 郑泰 孔融 皇甫嵩 朱隽 董卓 袁绍 刘表 刘璋 樊晔 宋登 范丹 荀顗 张温 王立 北郊 于阗 (以上卷一)
失名氏后汉书目:
张重 严光 秦彭 李膺 杨彪 郑凯 (以上卷一)
王仁俊玉函山房辑佚书补编
华峤后汉书目:
赵一
谢承后汉书目:
方储 陈临 秦护
袁山松后汉书目:
三君八俊 京师语曰 公沙穆
王仁俊经籍佚文
司马彪续汉书目:
刘玄 李燮